locomo wrote:
我們的官商都愛拿國外...(恕刪)
若將房子做為投資標的物的性質拿掉,那手上有房子的人,馬上變最後一隻老鼠
大老鼠會先陣亡還是小老鼠呢?應該是小老鼠
若房子沒有增值的空間,銀行貸款的空間變小,個人買屋自備款要增加
且買屋後馬上開始貶值.
銀行房屋貸款減少,手頭現金過多能借給誰
僅能就過去獲利及信用紀錄借給大企業,增加大企業低利的空間
大企業包山包海的投資更多,因為資金取得容易
----------------------------------------------------------------------------------------
公設的問題,在於建商為何不願意推出低公設的產品
超出必要公設(雙樓梯,電梯,消防,機電等),都算是產品包裝
若無這些產品包裝的能較有產品包裝的獲利要好,自然有建商願意推出
並不是公設要如何計價或登記在哪部分的問題
很多商品都存有過度包裝的問題,這些包裝一定由購買此商品的人支付
就如同月餅,有的包10層包裝,有的僅包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