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son5 wrote:
原則上政策急轉彎的方式打房只有共產或集權國家才會做出這種事, 德國的房屋政策有其歷史背景, 如果今天台灣像1950年代被聯軍轟炸幾成廢墟, 大部分的國民失去居所的狀況下, 這種政策可能還有機會執行 (因為大家的立足點一致了)
房地產投資過熱, 主要原因是資金問題, 正確的做法都會用金融調控的方式來處理, 沒聽過那個國家在短時間內用稅務的方式來處理房地產, 因為是完全違反自由經濟的原則, 而且表面看起來公平, 但實際上卻是一點也不正義, 那之前購屋的民眾豈不是這個政策下的最大受害者, 那還不如乾脆大家來場革命, 把郭台銘, 林百里, 國泰和富邦蔡家, 中信辜家的資產拿出來充公之後分給所有國民好了, 或者政府開始立法, 國民資產超過50萬美金以上充公後交由政府重新分配豈不是更好
"他能過富裕的生活, 是因為他的努力得到的成果" 和 "他能過富裕的生活, 都是剝削我們的努力才得到的"
不管那一個才是你心裡的事實, 我會用前者教育我的下一代
台灣的稅制哪裡公平了?
薪資所得全部都要繳稅。但是資本利得不是免稅(證券交易所得),就是實際稅率偏低(房屋交易所得用比市價低很多的公告現值計算,土地交易所得用比市價低非常多的公告地價計算)。那些靠資本利得的富人因為沒有薪資所得,連健保費都只要每個月繳六百塊就好,這樣哪裡公平?
現在的稅制才是違反自由經濟的原則,表面上和實際上都不公平也不正義。
http://phecda.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