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前的眼光來看現在 其實已經很好了
我6年8班....31歲
我小時候常聽我老爸說 以前走路上學 去哪都要搭公車 很不方便
過年過節 才有可能吃好一點......
以前哪有電視看 更不用說電腦網路等等
現在生活上的家電 有九成 都是以前沒有的
例如:除濕機、冷氣、淨水器、熱水器、家庭劇院、電腦....好多列不完.......
還有什麼好"怨嘆"的.......
我家是小康家庭...不愁吃穿 從我懂事以來也沒有苦過
只要別人小孩有的 我父母親負擔的起的 都會給我...但不會變成"奢侈".....
我家的花錢原則......量力而為
我家要有車但國產車就好不需要進口車
我家要有電視但不需要SONY
以此類推....所以知足就好
我自己買了房子 買在林口 也順利結婚 有一個小孩 有一輛十幾年的舊車開
衣食無缺 家庭美滿就好
北市的房子從來就不曾考慮過 因為我知道自己的屁股有多大 不適合吃瀉藥
大家都在努力的過生活
當自己在默默的拼著老命在試著讓自己中老年能生活無虞時
看到年輕一代動輒就批評物價高漲薪水低下就會厭惡
可是這一代的辛苦也都是上一代的人沒事前改善的後果
當你們大吐苦水的表示年輕人愛玩樂的同時
那些玩樂也正撐起服務業的興起跟經濟的轉型
沒有新的消費型態一定無法造就社會變動的能量
就像農業社會如果不放年輕人去工廠打工
工業社會會形成嗎?
如果大家都還是赤腳穿布袋衣服
早期的民生工業還是要倒閉
可是房價的漲跌以及財富的分配
明明在事前就應該知道如何預防
我們並不是領先歐美的經濟體
所以可以參考而預防的案例還是很多
可是過去的你們要求政府了嘛?
造成貧富差距的原因
形成都鄉差距的理由
資源分布不均的現象
已經有過多的國家有案例產生
可是過去的選票到底弄出了什麼成果
當你們自私的說我都可以這樣努力了為什麼年輕人就要抱怨的同時
你們的進步也就停止了
所以資源過度集中都市
鄉鎮人口流失而且
想讓小孩子翻身得花更多自身資源給小孩子
鄉下還是充滿了污染重的工業
工作機會提供同樣失衡
貧富差距拉開到6.39(五等距)
另一個數據61(十等距)
教育資源也是無法平衡
唉~~抱怨過多了.....從鄉下來都市打拼的小孩想法
南部房子遠比北市便宜,但是就是工作機會少。
很多人想在北部找房子,還不是因為工作就在那裏。
政府想辦法在打壓房價,不如替南部鄉親多找些工作機會,增加基礎建設。
自然需求的人少了,房價自己會下來。
另外,新興服務業都是增加現在年輕人的物質慾望,是誰創造的?
沒有這些新興事業,相信更多年輕人或者是中年主管都沒有工作。
我是覺得不要批判年輕人太重....
這邊有很多前輩都是苦過來的,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
以前一輩不少都寄望老了靠兒孫養育過生活,
但是現在老化社會根本就無法寄望晚輩的供養,
除了省吃儉用買房外,還要自己存老本,
很多人不買房子其實就是為了未來退休的考量。
不知道許多前輩是否有把握未來退休生活能衣食無虞?
hsuchiehhao wrote:
用以前的眼光來看現在...(恕刪)
突然想起自己很久以前做的收入分析表
扣除房貸不算
一個月基本開銷接近3萬
果然活在現代還滿累的^^
Water (180)
Electricity (1900)
Gas (100)
Mobile (250)
Telephone (1200)
Cable (600)
SubTotal (4230)
Breakfast (920)
Lunch (2300)
Dinner (2300)
SubTotal (5520)
Insurance (3000)
Investment(3000)
SubTotal (6000)
Wife (5000)
Oil (3500)
Weekend (4000)
SubTotal (12500)
Pili (500)
Bowling (800)
Masage (900)
Cigi (1500)
SubTotal (3700)
Total (29750)
chenhoubest wrote:
年輕人有很多是不會輸...大約在7年前SARS期間, 公司有位秘書買了房子.
當聽到這個消息, 我有點訝異, 印象中她畢業約3年, 這是第一份工作, 怎有這份能耐?
找到機會和她聊天得知, 買房貸款近400萬, 自備80萬.
大學期間存了30多萬, 加上工作2年多存款, 買房頭期款ok.
大學能存錢? 還30多萬? 嚇得差點舌頭縮不回去.
細問之下, 她是這樣做到的.(恕刪)
唔,看到這個我就感嘆
研究所畢業後我已經有50萬~~~
本來想努力存錢兩年在買房~~~
不想貸太多也不想給家裡負擔....
現在想起來超後悔!
那時候應該就買下去,超貸的話輕而易舉,
或跟家人或信貸借個50萬,貸個450...
買間500萬房輕而易舉!
貸款450萬20年還可以負擔~
結果兩年過去了,存到快150萬,但是卻覺得房子變的更遠了!
當初500買的到的房子,都漲已經到800~900!
這樣得貸到約700萬! 變成原本貸款450萬的1.5倍...
如果要買,反而得跟家裡借不少錢....
越努力反而離房越遠XD
時機真的很重要,如果我早幾年出生,大概就跟引言中的那位秘書一樣輕鬆購屋了...
證明一件事...不要跟市場作對!
努力對方向才有意義...老一輩腳踏實地努力的時代已經過去...
個人覺得這樣投機的世界不好,但是又能如何....
chyou wrote:
唔,看到這個我就感嘆...(恕刪)
這件事情我也有遇到過,94年剛從軍中退伍,在軍中從事3.5年簽約軍官,總共也存了約130幾萬,
退伍後先在竹南科學園區工作兩三個月,但之後換工作到內湖科學園區,
住在朋友明德捷運站附近的五樓頂樓公寓,大約28年屋齡,還有公共地下室停車位,
由於朋友父親是做營建的,在江子翠和石牌附近又從公司轉購獲得新住宅大樓,
當初明德老公寓決定要賣出,最後連車位總共700萬,
當初我太天真不懂事,事業剛起步,也不知買屋是為何??更不懂房地產和全貸是啥??
當時每月月薪平均為40k,前兩年都拿去玩樂出國,深感慚愧呀...
99年現在看那一間30坪 五樓頂樓公寓 32年,價值已經超過兩倍以上1500萬,
所以投資理財學分真的是要好好去學習,
還是蠻懷年天母和磺溪河岸的光陰,
人生就是一直學習經驗和教訓,人家會致富絕不是僥倖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