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

到美國才知道~台灣真的好辛苦


ajskkimo wrote:
在美國,應該是看興趣...(恕刪)

NASA也不是多好的工作
只是穩定些
JPL的要求就很高
很多都是CAltech的PHd
原因很簡單
理學院的工作較窄
研究單位是大宗出路
當N年post doc也不易找到教職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NASA也不是多好的...(恕刪)


那當然,JPL算是Caltech的一個實驗室。都是自己人。
要求高?見人見智吧。這種國家機構很多時候都是看人脈還有時機。
他不是NASA唯一有人才的地方。
有空去查查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GSFC)。
看看有多少太空計劃是從那出來的。
登陸火星不是NASA唯一在做的事。

回原題,美國選大學看興趣選,不用選最有名的。

rogerkuo2001.tw wrote:
NASA也不是多好的工作
只是穩定些


NASA 工作現在不穩。理學院是有需求的,數學最重要。許多電子的問題都是需要頂尖的數學家。
賢哥0708 wrote:
但還是不滿台灣的醫學教育是如此的無聊,只要學生拼命背書不求甚解

老師上課slides放一放,只講解一下下,全部slides內容包括沒講的通通考

考完後到現在當執業醫師,已記不得他上了那些內容,這些內容根本一輩子罕見甚至用不上

大多數老師只負責教及考學生,根本沒做到"教.考.用"合一 (臨床與實際脫鉤)(恕刪)


個人倒是不十分贊同這樣的說法!

以基礎醫學的課程來說好了!
大三的生理生化才各三學分,但內容有多少?

一個學期能上完所有的內容?我懷疑?
所以就如您所說,重要章節放放slide,,其餘帶過!

但那些內容難道是不重要的嗎?又或是一輩子用不上的嗎?

難道這些基礎醫學的部分不是您後來病理甚至是藥理的基礎嗎?(還是病理藥理都是知其所以,不知其所以然?)

您班上有多少人是會回去完整看完指定的textbook,還是只以上課的共同筆記當做準備考試的內容?

個人不敢說當時有多認真,至少當生化念完兩本textbook後(harpper's & Langhan's--時代久遠有些記不清楚了)自己是覺得對往後進入臨床有很大的幫助,至少kerbs cycle現在還畫得出來!!

但沒有教考用合一倒是真的!
以往的醫學教育有點像是蓋房子,沒有到房子蓋好的一天是看不到全貌的!
所有大四以前的基礎醫學都像是在打地基基礎,學生很容易會因為看不到全貌而流於不知為何而背?
所以只有 背背背!

大二的大體解剖,組織學--背各器官名稱位置構造,一跟骨頭上的一個凸(turbercle),一個凹(groove)都有名稱,可能是一個肌肉的insertion,又或是哪條神經血管走過的位置?組織學將各個人體組織微觀,顯微鏡下的構造決定各組織器官做動的方式,為什麼肌肉可以收縮?

大三的生理告訴您這些作用的機轉,生化則告訴你這些機轉作用的能量來源!

沒有這些基礎,大四的病理怎麼學,不知道健康的構造怎麼學生病的構造,死背嗎?
不知道做動機轉與能量來源如何學藥理,什麼樣的藥物會block甚麼mechanism?又是死背過關嗎?

有了這些基礎,進入大五臨床醫學才是真正蓋房子的時候,一個個系統鎖會發生的疾病 ex循環,消化,內分泌新陳代謝,呼吸 etc慢慢把房子蓋起來!要能真正應用是要到醫院第六年第七年見實習的時候看到"病"的時候!此時醫學的教育才能真正集大成而一窺全貌!

沒有大二的大體解剖,人家在講哪個器官的哪個部位,哪條血管哪條神經您知道在哪嗎?沒有組織學的基礎您知道侵犯哪個level嗎?
沒有生理生化病理您知道致病的機轉?不知到致病機轉如何用藥?藥理呢?

六年級七年級才是學以致用的時候,沒有以前的基礎要拿甚麼來用?


坦白說有些離題了,樓也歪了!說的也有些不中聽!舉的例也已些粗糙,但強調的是並不全都是不求甚解!
但國內的醫學教育並非如此不堪,近幾年也有引進哈彿式的教育模式,用橫向的(cross section)方式學習,一個病從組織,生理生化,病理藥理到臨床學,破除以往疊床架屋的學習法,是好是壞,個人不敢評論!

花了許多時間打字,並非針對您的發言回應,只是希望導正一些觀念,也給有心想要學醫者一些參考!!
不中聽處,謬誤處,望請海涵!!
simonst wrote:
坦白說有些離題了,樓也歪了!說的也有些不中聽!舉的例也已些粗糙,但強調的是並不全都是不求甚解!
但國內的醫學教育並非如此不堪,近幾年也有引進哈彿式的教育模式,用橫向的(cross section)方式學習,一個病從組織,生理生化,病理藥理到臨床學,破除以往疊床架屋的學習法,是好是壞,個人不敢評論!...(恕刪)


大哥說的是,小弟受教了

小弟我醫學院畢業已久,很多記憶是過往的印象,拿到現在或許過時且不符現況

但醫學教育健保化,更加扭曲台灣醫學教育卻是不爭的事實
生活愜意就好
標記一下
沒想到在居家版可以看到討論美國生活的話題
下次來講一下 我窮學生的美國留學就業求生故事
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

gtsai1 wrote:
下次來講一下 我窮學生的美國留學就業求生故事...(恕刪)


我要洗耳恭聽
生活愜意就好
ajskkimo wrote:
在美國,應該是看興趣...(恕刪)


大學畢業生應該沒有那麼"好康吧"?
你說的該不會是研究所吧?

grad school的排名
又跟under不一樣而且還差很大

你說的三個大學都是排名前百大...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應該就是大家公認的UT longhorn
排名很前面是很好的公立大學


有錢成績不好怎麼辦?
私立大學一樣為你開大門
尤其是臺灣很多"名人"念的南加大
只要有錢SAT在1800/1900就進得去
當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這樣
裡頭也有頂尖
USC排名前30名

這邊講的排名都是指大學部

敝校英文系linguistics
在1998/1999 Grad school 排名全美第2還是第1
那時Under (全校性排名)大概在90-100之間
近年因為籃球...提升到60-70之間

不過那時候
臺灣來的英文系博士找到工作起薪只有接近4萬
比數學系臺灣來的碩士生起薪還低
也有可能是外國人的關係吧?


TCBB wrote:
大學畢業生應該沒有那...(恕刪)


不確定你說的"好康吧"是什麼意思?
是說學士讀出來不夠好?還是研究所再選學校就好?

看是怎麼讀吧,如果真的知道自己想要讀什麼。
其實,可以選對學校,學士/碩士可以一起讀完。
我瞭解grad school/undergrad 排名不一樣。
不過如果最終目的是要讀某一係的碩士,那學士在同一學校讀也可以。

你說的南加大那我不是很瞭解。
再說我上次考SAT也是十年前的事了。
我最主要是想說,如果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成績方面自己也努力點,在選對的學校。

之前還有人提到,讓小孩讀什麼高中的。
我在高中時,我們學校算是還不錯的公立的高中。
有IB program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應該算是超級加速課程吧。
說真的壓力很大(我是沒有去讀,不過很多朋友都有),不過成績好。
SAT出來也考得很高。
但是四年讀出來很多一到大學就不行了"BURN OUT"。
一部分一累了,開始喝酒,吸大麻。一部分轉系挑了最簡單的讀。
適當的壓力是不錯,太過頭就不好了。

ajskkimo wrote:
不確定你說的"好康吧...(恕刪)


在就業市場上(指申請NASA)應該沒有那麼吃香吧!
隔行如隔山我只是問一問
大學畢業進NASA應該只能打雜吧?

我們這一行
只要有四年大學學位即可
不限科系只要能考過專業考試即可
文法工商都行
來者不拒
  • 18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