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10 wrote:
簡單來說
總價2000萬的房子,建物權狀50坪,每坪單價40萬 (公設35%,實坪32.5坪)
換成所謂的"實坪制"以後
總價還是2000萬啊!! 只是每坪單價變61.5萬
實坪制不會讓總價降低的,不要再天真了!
先不論分攤土地成本,公設也是需要"營建成本"的,而且跟"實坪"的營建成本沒差別
因為建物構造是一體的
難不成希望用每實坪40萬的價格,買下32.5的實坪,其他17.5坪的公設是建商"送"的嗎?
如果真的抱持這種想法,歡迎出來開一家建設公司造福全民!!
總價沒變是正常的吧
實坪制只要把實坪單價列出來就好
不要把虛坪加到分母
公設多的自然算出來的單價就高 公設低單價就低
現在所有廣告都是虛坪單價 買方還要自己算 改成實坪單價根本不難 為什麼沒人要做?? 因為單價拉高了 靠高公設拉高總價的建案會滯銷
這個個案有其特殊性!
通常是基地「極小」,然後又要符合法規,
塞入寬雙逃生梯,各式消防通道管線、排煙管等。
公設比才會如此高。
建商也是可以不讓建案的公設比這麼高!
就是蓋八樓以下就可以了,就可依法用最精簡的消防設施來減少公設!
但沒辦法,建商要賺錢。要蓋就蓋到極限高!
花次長說的沒錯,該建案公設比那麼高,嫌高就不要買啊。
有那麼多公設是33%~35%的建案,何必孤戀一枝草?
然後一堆民眾也不明事理的附和,真搞不懂!
其實大家也都很聰明,同樣是新建案,
一個A建案,公設比35%,室內坪數實坪20坪(權狀31.7坪),
一個B建案,公設比55%,室內坪數實坪20坪(權狀46坪),
兩建案每坪權狀單價會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
大家都是看室內使用面積去購屋的,A建案每坪單價會遠高於B建案!
所以公設比只是購屋其中一項參考指標,
而且要條件大致相等時才能拿來做比較!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