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就這樣,都會區人口本來就會流動,哪裡人沒了那裡就會跌,哪裡人多了那裡就會漲,區域漲跌很常見,沒有必要見獵心喜,唯一比較不可變的是台北市,畢竟他是盆地且集合了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交通的中心。。光這些要件,要變動就很不容易了。。所以隨著經濟增長削減,房地產波動會較大,但也不致於有崩盤的現象。。其他五都腹地大人口流動簡單,區域因人口流動漲跌比較明顯,這區漲完換下區,下區漲完換舊區,但整體房地產的漲跌,還是跟經濟是連動的,未來經濟看不看好,才是重點。。。這次疫情,台灣未來可不可以預期,好不好自己心理應該要有個理性的底。。而不是只看負面讓負面觀念影響了你的判斷
一鴛一 wrote:我也不看好,但就分批...(恕刪) 就算開戰,有地契的一樣有房子沒地契的一樣沒房子,戰後幣值重計,你的現金肯定先變壁紙,但土地是你的仍是你的,雖然部份被徵收,但大部分還是保有自己的土地房子的,你以為戰後政府會給你一間房子?想太多了
Alan909 wrote:憤青不把時間花在提升(恕刪) 所以不要期待憤青會花時間提升自己反而是地主自己要想辦法消弭不滿身為憤青嘛搞破壞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香港人會的我們也會啊香港房地產走勢不也就證明了房地產的崩盤也只能靠憤青的破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