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snake1225 wrote:然後空屋慢慢變老,導致更多人買不起『危樓』,全盤皆輸。
台灣房地產造就了某樣...(恕刪)
真正的庶民經濟其實內需消費(食衣住行育樂)
大財團賺錢並不會促進內需消費
只是有錢人更有錢而已(集中資產.無法擴大流通)
例如小家庭.購買800萬房價(這已經不算高的)
自備200萬(光是這頭款.已經吃掉內需消費200萬額度)
其餘貸款600萬.每月約3萬貸款
也就是一個家庭每月吃掉3萬元的內需消費
OK總不能沒房子住吧
如果一個家庭只需負擔1萬元房租(如公宅.只租不賣.保障合約)
這樣每個月省下來的2萬元.不就可以拿去消費.促進內需經濟
這還沒算準備的頭款(頭款兩百萬就可以拿去消費.讓生活品質好一點)
小弟不敢奢求不用頭款只繳1萬房貸的天方夜譚
但能省兩萬.一萬.省5千的房貸.這些錢就會回流入內需消費
金錢流通真的很重要.不流通只會變一攤死水
現在買房就是大家死命存頭款不敢消費(低薪高房價更慘)
等存夠了頭款.貸款又被綁20年甚至30年.更不敢消費
然後錢又全部往財團(建商.房仲)集中
舉例
有錢人10億住旅館.吃飯也只能住一房.吃一餐....
如果10億給1萬人.每人可有10萬元額度去消費(也會分散成1萬筆消費.各行各業都受惠)
所以真正的庶民經濟
其實就是政府要推動大量的出租公宅
終身免買房.只要名下沒有房產.就可以終身租下去
單身每月5千租金.這樣至少每月可以多5千~1萬的額度去消費
家庭每月1萬租金.這樣至少每月可以多1~2萬的額度去消費
想想看每個人每個月都可以多1萬元的額度去消費
內需經濟還會不好嗎?
不敢說發大財.發小財一定沒問題
PS.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又要長期的政見.沒有一個政黨敢去執行的(喊喊口號.慢慢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