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亞洲房價高漲是因為你們愛住市區

說說我自己的記憶給大家參考,2002年SARS時,一坪20~30萬可以買到台北市中心蛋黃區的電梯華廈,2006年一坪20~30萬可以買到台北市北投、士林、南港、文山、萬華...的大樓或電梯華廈,當時大家可是都嫌貴啊,現在呢,雖然已經過了2014、2015那時的房市最高點,但實在還是太離譜了。
kevin-a1 wrote:
沒有可以滿足所有人的制度

不需要滿足所有人,但起碼要滿足多數人,而台灣房市的狀況是多數人都不滿。總之,還有待改進。

說到租屋,我去年在台北市一直找不到在預算內符合需求的房子,符合需求的,租金都貴到可以在新北市繳房貸了,乾脆就在新北買房了,有種被半逼著買的感覺
房子 不等於 家---> 家的重點是"家人"

小小孩看醫生方便性差很多
學生補習, 如果要到市區(好?)的補習班,載就累死人
好同學去市區看電影自己住很遠...
高中有可能因為要讀名校, 每天坐車三小時...甚至住校或自己住 (很多人無法自律就走偏了)
長大一點(甚至未成年)就要騎機車, 還是常圖走省道之類的大路...父母開始提心吊膽
老人家醫療

如果只需要顧好自己當然就沒差


kevin-a1 wrote:
其實我覺得不用這麼...(恕刪)


謝謝k大指正。
k大是理性、積極、樂觀的人,我應該向你學習。
張老師的房產七堂課,我反覆閱讀,
但我不是張老師的信徒,反而在市區攻城掠地,
我的生活與市區密不可分,
希望房產市場往良性競爭發展,
偶爾小小悲觀抱怨一下,請見諒。謝謝。
lawtaipei wrote:
謝謝k大指正。k大...(恕刪)


不是指正啦,大家聊聊天,交流交流嘛,祝你成為房市贏家!

有時想想,要是台灣像新加坡一樣就好了,土地大部分國有,再由廉潔高效的政府做莊,配合捷運、交通、公共設施的規劃,不斷開發新地區,推出品質優異、價格合理的組屋給國民,這樣居住這件事就能公平正義多了。但,絕大多數國家做不到啊,因為單是"土地大部分國有"這件事就很稀有,別人想學也學不來。


kevin-a1 wrote:
不是指正啦,大家聊...(恕刪)


廉能政府是不可能的。
需要監督(無論哪個顏色)。

lawtaipei wrote:
廉能政府是不可能的...(恕刪)


哈哈,沒錯,這個條件台灣也是沒有。
看到動物圖片快笑死...好可愛
野生動物裡,烙單脫隊的都是老病殘,等著被猛獸吃掉....(诶!我們是人類啊)
以上開玩笑啦,敝人很喜歡動物。

以下是個人看法喔....

亞洲人非常重視時間,
自古就有一句[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從小深深地烙印在每位全中華兒女心上
這就是一個被深植在華人大腦裡的價值觀程式條件

加上華人家族觀念濃厚,[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 等等觀念影響下
規模完整的家族,經濟運用情形就回朝向=>有能力負擔下也會盡量買大坪數一起住...或是想辦法跟血親住附近~而且會以年輕人方便工作為主(這時候很多長輩贊助)

常常見市區老人贊助兒女住附近
比較少見年輕人舉家回鄉只為照顧老人(通常只會請外勞或挑一個倒楣的...)

造成說~市區蛋黃區鬧區不單是年輕人需求~更是全年齡需求
這也是為何便利商店開那麼密集永遠都沒見倒閉潮

都知道大賣場便宜得很,但大部分人買一兩樣還是選擇去便利商店
都知道帶便當自己煮最省,但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去便利商店或外食

是阿,不管有錢沒錢,大家都寧願多花一點銀子來享受時間便利
住附近富老人們沒事還能互相串門子~
所以省時間的鬧區~雖然居住品質差但為何一直漲。

所以不用過度的陰謀化....
便利與人和...在某種經濟條件到了之後,價值就會被擺在錢的前面
所以我是認為
市區鬧區的過度高漲,是深度民族性與文化問題
解決....可能要很久很久時間吧@@

補充:
個人是覺得等到瞬間移動科技出現那天,
才是重點房市真正空頭...不然頂多是修正整理(不要打偶QAQ

tany3472 wrote:
亞洲魚?亞洲鴨?亞...(恕刪)
myappleknight wrote:
野生動物裡,烙單脫隊的都是老病殘,等著被猛獸吃掉....(诶!我們是人類啊)



你點到我想表達的最關鍵點了......
當你飛的、游的、跑的比你們那一群慢的時候,群體不會停下來等你
你只能落單、找不到食物、被吃,所以你要積極飛、游、跑,不能只在後面"呱呱呱"
人?會有人等你嗎?更別傻了。
一天到晚喊居住正義,新加坡政府這樣做的結果,是2017年全球生育率最低,一堆人羨幕說新加坡蓋組屋給老百姓住,台灣蓋公宅就能挽救生育率?那新加坡生育率怎麼會全球最低?不去分析生育率低的根本原因,兩性版一天到晚說台灣女性公主病,大家都供不起這些台灣公主,怎麼提到了生育率,就全部推給房價高,完全不提台灣公主病了?

少子化的原因,往前追溯最少20年前,一些女性作家、女權主義者開始鼓吹單身也可以過得很好,女人要愛自己、結婚沒有過得更好為何要結婚?導致一堆女人過了最佳生育年齡都還沒結婚,我週遭幾個快50沒結婚沒小孩的,都是有錢的富二代,年輕時都是正妹一堆人追,當年就是被那些女性作家所害,等到後悔想結婚生小孩後,已40幾歲生不出來了。

這10來年,個人享樂主義盛行,多數人只顧享樂,我認識的一堆年輕人,收入不高,也不自我進修,一有空就吃喝玩樂,三不五時要出國玩,無能又不努力,這些人有何資格喊居住正義?

以前民風保守,想要性行為就得早早結婚,婚配市場資訊不流通,恐龍也有人要娶,現在人非婚姻性行為普遍,結婚已非必要,色情資訊容易取得,大家每天看A片都是尤物,回頭一看生活周遭多數是普妹,寧願看片自己DIY。偶像劇盛行,女人非總裁、帥哥、富二代不嫁。

性行為泛濫,一堆女的婚前夾過好幾次娃娃,等到變大齡剩女才找人埋單,結婚後想生卻生不出來

原因還很多,不只上面寫的

台灣大量蓋社會宅的結果,只會讓這些人更不努力,樂享其成,認為想要什麼嘴巴喊一喊就會從天上掉下來,生育率只會更低。

kevin-a1 wrote:
推出品質優異、價格合理的組屋給國民,這樣居住這件事就能公平正義多了...(恕刪)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