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32603 wrote:有些人邏輯真的不知道...(恕刪) 所以公設比是墊高台灣房價水位的真兇之一,其實柯P一開始想要用實坪制,但是這房價水位一降低,不只銀行撐不住,一定會有一般的套套 死人,現在陷入兩難⋯⋯
qq7777 wrote:香蕉你個芭樂,還有...(恕刪) 買香蕉有不帶皮的嗎?香蕉皮就是公設芭樂有先挖掉籽去掉芯再秤重的嗎?籽芯就是公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果攤也有很多切好一盒一盒的水果啊,,又不一定在飯店餐廳賣
qq7777 wrote:香蕉你個芭樂,還有...(恕刪) 這大概是繼搭直升機回家的理由,第二個有創意的,可惜還是沒辦法解釋為何台灣跟別人不一樣,有人說,當小摩星集滿1000個下跌理由時,房價就真的跌了。如果要我說,以現在多頭的程度,你集滿10000個理由時,房價才會漲。加油,房價才剛起跌,漫漫長路,想必2019年精彩可期!
嘿~三重人,哈哈哈哈我只知道我家旁邊有一間房子,從蓋好到現在都沒人住,也賣不出去當年開價600 (樓下賣五百多一點)開價開價開到現在1000多萬,還是賣不出去...房子就空在那邊空了20年有吧我覺得房價會高,建商是原因,而屋主、地主也是個原因...在舉例好了,我外婆50年前在三重台北橋旁邊買了一棟地上權的房子(聽說是花五萬,不過當年五萬是蠻大的)直到這陣子整片改建(還有上新聞有人搞自殺)就醬子我外婆那間1000多萬被收購,但親戚嫌太少,跑去鬧事....gogofighting wrote:回想起10年前,三...(恕刪)
slance0068 wrote:因為不把公設放入權...(恕刪) 我朋友在預售建案還沒開挖的時候就大手筆買了兩戶做合併戶所以他花了兩倍的費用買公設(而且還高樓層的單價稍高,所以他花在公設上的費用相當驚人)前面有人提到繳管理費得到點數的問題可是他的社區是公設登記使用制度要嘛就隨便你使用不用錢不然就是論次收費的確不合理但是這套路已經陷入太深可能回不去了 (所以我後來買了獨棟透天)
樓主的目的是在說1.公設比一定要這麼高嗎?我同學是建築師他跟我說公設比真的不需要這麼高印象中說約25~27%就可以搞定真的是看建商..2.為甚麼不能實坪計價?樓主的意思是,實坪計價才是合理的我想多數人都同意,但是即使目前無法一下子做到也應該慢慢往這方向努力,畢竟全世界這樣的怪胎只有台灣香港大陸..就算不能實坪計價,公設的部分也不應賣的和室內居住價格一樣(比如一坪賣50萬,難道公設車道梯廳成本造價一坪也50萬?)根本和用飛的,用跳的,不用蓋梯廳電梯...完全是兩碼子事
kopin0720 wrote:我朋友在預售建案還...(恕刪) 沒辦法,台灣人延續著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溫良恭儉讓"這制度本來就不合理,花比較多的錢買公設也只是幫鄰居分攤使用成本...真的是蠢到不行的制度!敝人也是買了個同建案中權狀相對比較大坪數的,後來想想真的是盤子一個,所以在存錢準備買透天。在無法抵抗制度時只能試著跳出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