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少子化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少子化不是自然現象,不是月圓月缺般的會循環或自然修補。
如果有人說少子化已經緩和了,或是認為這現象只會跌個幾年而已,就是沒看清楚真相。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30至34歲人口有將近5成未婚,25至29歲的未婚比例更高達8成。
就算有六成結婚,裡面也只有一半願意生一個而已,因為一個就已經搞到人仰馬翻了。
也有少數人婚是結了,但不生。這剛好抵銷生超過兩個寶寶的部分。
所以如果有1000個適婚人,有300對結婚(6成)。150對只生一個,150對只生兩個(不生與多生互抵)。
1000個生出150+(150*2)=450個寶寶。
30年後這450個再生出202個,30年後這202個再生出91個。
如果年輕人不婚、怕養的觀念沒辦法醫治,那原本1000人的適婚人60年後,只能養出91個後後代。
房子不是能住70年嗎?只要60年,出生人口就只剩下9.1%。
房子還在,但是人呢?
lucc543 wrote:
真是好棒棒,原來現...(恕刪)
經濟學?你懂?
你知道一所大學可以養活多少人嗎?
大學生人數減少首先受到衝擊的就是周圍的店家跟房東
店家得不到廉價的打工人力而且來店數消費人數減少
有幾家能撐得下去
再者學生大部分會選擇住校
因為學校一學期的住宿費跟外面套房一個月的租金差不多
周圍的房東會開始陷入殺價競爭與拋售
我住在四中之一的中正附近
周圍已經開始出現上述的情況
隨隨便便都可以找到一個月租金4000左右的套房
甚至有些較差的還低到一個月只要2500
覺得很便宜對不對
中正大學宿舍住一學期只要7100寒假1100暑假2800(住一整年含網路費只要18100)更便宜
走一趟中正大學周圍至少超過10家以上的學舍在招租
華爾街一句諺語
"樹再會長,也不會長到天上去"
看看曾經的日本、杜拜
看看現在的比特幣、大立光
還是有人相信在需求逐漸減少的情況下
房價會持平或繼續漲
面對現實,有這麼困難嗎?
2014-04-25
〔記者林宜樟/民雄報導〕中正大學最近提出第三期學生宿舍規劃案,預計增加二千四百個床位,有「房東聯誼會」向本報反映,指少子化致未來學生數減少,學校沒必要建宿舍,與民爭利;校方回應,目前僅大一生有保障住宿,宿舍床位仍缺乏,興建新宿舍後,可促進校外出租學生宿舍的房東們良性競爭。
BOT案終止 將花8億元蓋4棟
中正大學第三期宿舍原採BOT(興建、營運、移轉)方式,二○○四年簽約興建,因包商資金短缺自行停工,負責人逃避無蹤,無從聯絡,校方重新招標,但二度流標,全案停擺。
中正總務長樓文達說,歷經塗銷地上權登記訴訟及返還土地等,去年完成所有法律程序,確定終止前述BOT案,如今學校新宿舍規劃案,以自有財源八億多元,要興建四棟合計二千四百床位的新宿舍。
校外比宿舍貴2~3倍 學生:選擇更多
中正學生數一萬二千多人,現有宿舍床位數三千七百三十五床,僅大一生保障住宿,大二後抽籤,校外出租學生宿舍林立,且有不少新建案;依學務處資料,大學部宿舍一學期七千一百元,碩、博士班六千八百元至九千五百五十元,校外住宿較校內貴二至三倍。
學生林玿弘認為,不少同學家境不佳,每次學校宿舍抽籤都怕沒抽到,有些房東態度傲慢,學生租屋前後感受「兩樣情」,學校蓋宿舍照顧學生住宿需求,提供更多的選擇,也能刺激房東改善住宿品質吸引房客,學生會是最大贏家。
房東聯誼會 投訴指沒必要蓋
不過,中正規劃新建學生宿舍的消息一出,房東人心惶惶,「房東聯誼會」陳立佑、程春燕、劉冠廷、王真文、張元璟、王泰山、梁秀鳳聯名投訴,認為少子化,未來學生數會減少,學校沒必要蓋宿舍;房東之一沈永鑫說,三興村鄰近學校的套房月租四千多元到六千多元,較遠的豐收村二千五百元起跳,目前出租率約五成,若學校增闢宿舍,之後可能會殺價殺到流血,相當無奈。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73621
--------------------------------------------
龐大的大學生租屋市場逐漸萎縮,少子化影響已降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