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剛性購買中古屋的參考指南

我自己看中古屋看了三年,今年才入手第一間。
樓主的文章真的很實用。 五分奉上。
推一下。
fbi0072653 wrote:
法拍資訊公開~但競爭激烈
房仲有好物件~自己就下手了
新成屋價比天高~難找
還有其他管道 ?

光看不敢出價,永遠不知道那間是不是能便宜賣的房子。

說個經驗,
不一定開價高的最後賣出的價格就比較高。
往往因為開價高,反而更少人來看,等到逼急了,往往會比開價低的更便宜賣。

所以,不要光去看那些屋況差卻只是便宜的房子。
要去看屋況較好,您也滿意的房子。不要因為開價高就怯步。
好房子會開比較貴沒錯,但是開太貴的看的人比較少。只要您敢開口,說不定就撿到便宜。就算沒買到也沒吃虧。

在下就曾買過3間房(3/10),都是隔壁鄰居很想買卻不好意思出的價格。聽到我最後的購入價可以那麼低,都捶心肝。

另說一個經驗,
非專業人不要去買法拍屋。
當房價在低檔徘迴時,因為看房的少,正常的房子往往可以買到比法拍還便宜。
曾經在明德捷運站旁看上一間建商保留戶(6年未住,建商因為要開發石牌那個市場,而想把手上餘屋都出清)。
可惜因為業主出國,遲遲不能簽約,最後他回來後我已經買了更好的一間。
沒買成的那間的同梯對面也恰好在那時候3拍,拍定價卻逼近2拍。也就是比我沒買成的那間還貴100萬,還不算送神費和新舊之分。
最近也開始研究剛性買房,非常感謝分享!
我就是屬於頭款還未備齊有點拮据、
但未來收入應該可支撐貸款的類型,
目前觀望網路上價格:
稍熱鬧區域新成屋透天750萬起跳
(距工作地約15分)
偏僻地區中古屋透天300-400萬
(距工作地約10-15分,但周遭非常荒涼)
若假設都可貸八成、每月貸款皆兩萬
稍計算後預估頭期+裝修+傢俱費用兩者可能大致相當,相差約50萬以內(預估200-250萬之間)
請教樓主會建議選擇新成屋嗎?

我的想法是雖然貸款年數少5-8年、但地區偏僻以及中古屋至少都已25年起跳,加上中古屋的貸款成數可能沒那麼高,要湊齊頭期可能就要更久,所以覺得選擇新成屋較好⋯?

新年快樂!
miafter wrote:
最近也開始研究剛性........

稍熱鬧區域新成屋透天750萬起跳
(距工作地約15分)
偏僻地區中古屋透天300-400萬
(距工作地約10-15分,但周遭非常荒涼)
若假設都可貸八成、每月貸款皆兩萬
稍計算後預估頭期+裝修+傢俱費用兩者可能大致相當,相差約50萬以內(預估200-250萬之間)
請教樓主會建議選擇新成屋嗎?

我的想法是雖然貸款年數少5-8年、但地區偏僻以及中古屋至少都已25年起跳,加上中古屋的貸款成數可能沒那麼高,要湊齊頭期可能就要更久,所以覺得選擇新成屋較好⋯? ...(恕刪)

您好!新年快樂!

您這裡面包含了兩個問題。
一.鬧區還是郊區?二.中古屋還是新成屋?

車要買新;屋不買新。個人比較傾向於中古屋。
車是制式化生產,新車少有問題。
屋則是每間不一樣,幾乎沒有交屋後完全沒問題的。就算你這間沒問題,不擔保樓上的水管沒問題。個人買過3間預售屋,最後都沒去住,因為交屋後就有不少毛病。

所以建議買住過5~10年的,有折舊、少缺點,並已添加了不少裝備。以房子壽命70年來算,少個5年屋價可少20%,其實較划算。
當然有些人就是喜歡新。那也只好買新的。只是要有心理準備,如果住不上十幾年那等於在幫下一手處理問題。

至於鬧區還是郊區?
鬧區保值;郊區住得舒服。
上班上學地點是考慮因素;環境和鄰居是考慮因素;老年人就醫也是考慮因素。

如果有獨棟透天,那個以後可以自行改建或強化結構。也不像連棟的蓋到五樓,通常是三樓。無論新舊,這種是最佳選擇。
當然雖說是郊區,也不能太荒山野嶺。基本上10分鐘開車可到市區的都OK。


現在買屋要考慮的就兩個方向,一是投資佳;一是住得爽。
投資以現階段來說不適合;而您自備款都拮据,何況裝潢,所以也談不上住得爽。
個人建議,等預備款和裝潢費都夠了再買吧。
happywork01 wrote:
買房子的參考指南
[...(恕刪)

以個人1987年買和平西路二段預售大樓的經驗,當時一坪12萬/坪,到1990年交屋時漲到25萬/坪,到1993年到頂32萬/坪。然後開始緩跌,到2004年本大樓有記錄成交價22萬/坪。在2009年有人賣出52萬/坪,2012年64萬/坪,2017年57萬/坪。僅供參考,可能代表台北市房價的驅勢線。
拜讀這篇受益良多,謝謝樓主!
感謝樓主分享! 受益良多!讓我在出價時有個底,也順利的買到想要的房子,還是低於行情價買入!
happywork01 wrote:
買房子的參考指南
[...(恕刪)
Chen KF wrote:
感謝樓主分享! 受...(恕刪)

恭喜買到滿意的房子。^.^
感謝快樂大大不少幫忙,此篇也非常有幫助,

有想買屋的可以多爬幾層樓給自己一些觀念,

多比較分析才不會當冤大頭,

我看了7個月的房子也終於在上周簽約了
提問之前,先謝謝快樂大的好文分享。
小弟在看房三個月之後,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透天三樓預售屋,工程進度已完成三樓地板)。
現在發現跟其他購屋者動輒看屋半年甚至一年,比較起來,小弟實在太急了。
ps.現在發現我的交屋履約保證是同業連帶保證,而且我的頭期款是直接匯給建商;如果到時連連帶保證的建商也跑路,那就慘了...現在也只能希望房子順順利利蓋完。

小弟現在把目光放到新北市的中古屋,當作投資,作為將來被動收入來源。
happywork01 wrote:
其實買這種已經四五十年的產品,該擔心的倒不是未來有沒有下手。而是房子本身的結構問題。尤其是下面有商場,上面有加蓋的。
依照您的看法,這種40年以上的房子其實不宜入手囉?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