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ang3 wrote:
其實我自有一套邏輯,這也是旁人聽了會不爽的地方
我的邏輯一直是:手上有什麼牌,就要打對應的出手;出生在什麼人家,做要過對應的生活
簡單的講,就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幻想自己是別人而過別人的生活方式
我年輕的時候和大家一樣賣肝拚「別人的事業」
但是我現在都已經是大叔了,沒有金錢的壓力,所以我不再為企業賣肝了
我轉為追求較均衡的生活,錢要顧,健康也要顧
我不可能當作我父母的錢不存在,因為那本來就是我手中的牌的一部分
有點類似古有云,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的意味,不知道你是否能明白我的意思?
我常說,郭台銘的兒子,想的做的一定和我不一樣
如果他吃的用的穿的都跟我一樣,那他根本就枉投胎為郭董的兒子
我認清我不是錢花不完的事實,也認清我不必為錢賣命的事實
我不會用真富二代的思維考慮事情,也不會用真窮二代的思維考慮事情
我就是有點底氣的中產階級,我的等級就在這裡,我只用我的等級做思考出發點
如果我未來變得更有錢,或是更窮,那我的思考方式也會跟著改變
假如我是上駟,我一定當自己是上駟
假如我是中駟,我一定當自己是中駟
假如我是下駟,我一定當自己是下駟
不要在那邊假裝很委屈,像在抱怨手頭一堆每天在燒錢的不動產。
裝得好像背負著躲不掉的宿命,要一輩子頭痛地處理祖上留下的財產。
連自己有獨特一套邏輯這種話都講得出來了...
看你以前的發文,再跟現在比對就知道是在無病呻吟、裝悲憤。
01真的帶給我很多歡樂

不過網路論壇,好像本來就大家都可以發言
為什麼要資格限制? 而且要怎麼限制怎麼管制?
任何人都可以說自己有經驗,難以辨別
整個變成假命題(不過戰局相當有趣)
覺得對方沒有道理的,就論點去反駁
戰資格,確實有自我感覺良好的疑慮
還好樓主有放上其中一點是,對房地產有研究,不然戰火更猛(也更好看

PS.觀戰雖然好玩,但如果有某一樓是只用數據,理論,別國歷史狀況參考來純討論
各地區的房價漲跌
(漲有漲的力道,跌有跌的原因,交互作用下,就是當前房價的均衡點)
也是滿好的,反正過幾年都可以驗證,很有趣
Dark Soul wrote:
不要在那邊假裝很委屈,像在抱怨手頭一堆每天在燒錢的不動產。
裝得好像背負著躲不掉的宿命,要一輩子頭痛地處理祖上留下的財產。
連自己有獨特一套邏輯這種話都講得出來了...
看你以前的發文,再跟現在比對就知道是在無病呻吟、裝悲憤。
我發現你這個人,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耶,呵呵
我不就是一直以來講話太嗆,搞得很多人不滿嗎?
想不到你居然覺得我是委屈的,看來你心地其實還不錯?
你知道「多賺」,「少賺」,「賠」這三件事情的差別嗎?
不動產對我來說是多賺與少賺的差別,我為什麼要悲憤?
台灣房價為什麼不崩?因為持有成本低廉啊,你覺得祖傳的土地,成本會很高?
我絕對歡迎你看我不爽,不過,要看我不爽,至少要講得出理由吧?
你從頭到尾,講的都不是理由,只是你純粹看我不爽的心情抒發
嗯,就當你是在寫抒情文吧
題外話,請問你暗黑靈魂都有破關嗎?
我實在是覺得這個遊戲好難
天道酬勤
(鍛鍊用途,非正式文章,難免思慮不周請多包涵,如有謬誤還請指正立刻修改)
提利昂·蘭尼斯特 wrote:
無殼蝸牛在網路上這...(恕刪)
無殼蝸牛在網路上這麼用心發表空空言論帶風向
實則擔心有需求者去買了減緩了下跌力道<=是。但也希望供應者了解下跌的力道
二則害怕別人比自己更早脫魯<=不認為是。資產換部位(買了房)不會豬羊變色變贏家(脫魯?)
至於對房地產正面看法的就是套套嗎?<=可能不是。但套套希望只有正面的看法,很害怕負面成真
哈哈~套套在01發文真的是白費勁<=不重要。但老師在教,套套請參考
大多數的買盤不在這裡<=可能是。但這裏的訊息有機會傳達給買盤,最好是加價買的
套套也沒那個心情吧<=是的。但喊多是對套套有利,沒心情還是要去做
P大只是好為人師<=涉及個人,沒意見。最多是因"材"施教
就像支持核電的一定在台電上班嗎?<=不一定。同理,預期下跌走勢的不一定資產是少於套套
辯証而已<=認同。越辯越明
============================================================================
歡迎理性辯證
輸贏
-----------------------------------------------------------------------
股票市價高於票面價,經營者是贏家?
就上市以來整段期間或許可以說是贏家,但如果單就下跌段期間,經營者是失敗的
買在最低點就是而調整就是贏家?我認為隨市價波動調節,可以贏的更多。
如果正確預期到上漲,增加持有是贏家,反之亦然。
房子買在最低點,就永遠是贏家?
=>要隨時進行部位調整,確保在每一段市價波動,極大化資產
多空互相輕視攻擊?對不確定的未來預期不同?多只說給空聽?空只說給多聽?
--------------------------------------------------------------------------
現在
是已確定,當下的成交價是真實的,是所有市場參與者共同決定出的,就一個點,沒有過高或過低的問題,只有因需求曲線較低或供給曲線較高而沒參與市場的人會認為過高或過低,但未來兩個曲線是會動的,未參與市場的兩方都希望兩條線朝自己想要的方向移動,所以拉距戰,拉鋸戰可以分成2X2=4種,多對多,多對空,空對多,空對空。
未來
是不確定,不確定代表風險,空方可以拿多方的言論,多方可以拿空方的言論,對自己作壓力測試,看看是否能承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