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進場的,其實土地成本可以平衡一下,也就會看到為何有些建商建好空在那無所謂………
(也不願意賤價出售)
而且其他案子還拼命蓋……
沒有建商可以無上限資金一直融資然後買土地蓋房子,又不會在乎房子有沒有賣完。
不在乎的不外乎早就已經進場(土地成本低於現在成本)
他放著等有人買,扣的稅還不會超過那些額外賺的。
這很正常啊~~~~
至於之後才進場,那就………呵呵呵呵了!
無論如何,無論建商是否早就進場,無論是否知道土地成本,建商不願意賣,說再多也沒用…………
買賣本來就是雙方有意願才可以成立,買方一直砍價格,賣方也可以選擇不買。
所以,討論這個其實沒太大意義……
無論如何土地成本後續只會越來越高,因為都更也好,買賣也好房屋的金額通通都會回饋到土地成本上…
除非發生什麼非常嚴重的事情,不然,呵呵呵…
(看哪天戰爭阿,重大傳染病阿…建商、地主急忙變現逃離台灣)
現實就是,人人都想賺錢,賺越多越好。
建商也是,地主也是,投資客也是,只是建商再怎樣他都會保留至少10%以上利潤給自己……
這是事實,他不願意降你也沒辦法,除非哪天他神經錯亂想不開,想回饋大眾……
至於買方如果真的很在乎錢,還是繞過代銷、房仲比較好就是了~
畢竟代謝也是要抽一手…
如果想省麻煩,省事情,該給人還是要給人。
只是人要慎選。
個人還是覺得買法拍屋吧……
題外話,土地收購不只是買土地,應該說是買“建坪“跟土地持有,再來後續營建之中地主沒地方住的支出,都是成本………
更別說只有地上權的,這也能賣的
(我親戚就是只有地上權,還是可以分到錢,雖然值錢的還是那塊地就是了~)
kaworu.liu wrote:
你這講就外行了你掌...(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