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就在於 2000年的前後, 才剛發生完 一堆 銀行/信合社/農會的擠兌事件
民眾瘋狂提領,金庫都搬光了! 還要放一大堆錢在桌上 ,證明我有錢?
這些要倒掉的銀行,都是放貸超過擔保房屋的金額, 產生大量虧損, 要求政府救它們?
2000年? 當時前一波炒房才剛結束, 留下一堆爛尾樓, 倒了一堆建商
更嚴重錯誤,在於當時的政府投入2000億的"金融重建基金"救了這些該倒掉的銀行
還順勢推升了房價往上?
沒人買的爛尾樓由銀行接收
政府又接收了銀行
錢那裏來? 民眾的稅金?
拿你我口袋的錢, 去買爛尾樓? 民眾付了錢卻沒有權狀!
民眾"被出錢"去炒房,房價炒高了,出錢的民眾卻買不起?
問題就出在銀行, 炒家才不在乎 "利率"多少, 它們是過個手就賣,賺差價, 根本不會付那筆利息 !
錢都是由銀行搬出來的, 遺贈多或少, 根本不影響資金投入房市? 不會出自己的錢!
鯊魚回流買房, 是境外帶錢回來嗎? 不是! 90%的錢都是在台灣的銀行搬出來的
不過幾年? 又重來一次? 又全民買單?
那時大樓的售價每坪9~11萬不等 地點都是很不錯的地區 09年房貸利率約1.5~1.7%(政府提供1.35%首購)
這是甚麼概念=貸100萬 每月本息金約繳5000.
以每坪10萬計算
以40P標準三房+一平車位70萬 總價=500萬區間 貸8成=400萬房貸 =月繳2萬(20年期)
比租的還要便宜 此時不趕緊買房 還傻傻的花15000元租一間房子(車位)嗎?
在搶房大作戰情況下 建商把手邊的餘屋都銷售完 當然又在蓋 見房市熱絡 (09年第二季股市開始反轉向上)
房價從13萬起跳 15 16萬 沿路攀到20萬 一直到2014年底 房市開始出現停滯狀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