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零雨遮 只算室內面積

為何不直接規定每坪單價計算只能依總價除以主建物面積就好,登不登記佷重要嗎?
有人說用實坪登錄權狀是因為消費者不想花錢買公設,
這樣的論點簡直是可笑。

即使公設不納入權狀,依照建商的作法,也只會把總價/實坪來報價,
當然不可能出現「免費送公設」這樣的事。
實坪計價後建商該賺的還是不會少賺。
公設做的比較多、比較豪華的,銷售時每坪的單價當然也會拉高,
消費者自己有眼睛,他們自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跟錢包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不像現在,公設全部都灌到權狀裡,
消費者還要自己加加減減才會知道自己買的房子實際上單價是多少,
那個公設坪數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也沒人知道。

其實這項政策如果從表面看來,並不會影響建商的利益,因為總價不變,只是單價拉高了。
既然明面上的利潤並不會減少,阿是在反對什麼?
如果只是要知道實坪單價,為什麼要花費大筆成本大費周張變更登記制度,規定建商報價只能用實坪單價,內政部每坪單價實價揭露也應立即改為總價除以主還物面積。

休閒用 wrote:
這就是枚角,別說實坪制與現有制度相同,不然你以為建商反對什麼


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解釋清楚:


只要是建商反對的,就是對民眾有利...

綸擬辟市 wrote:
有人說用實坪登錄權...(恕刪)


反對就是因為單價看起來會很難看阿

政府實施下去根本是讓人裸泳遇大退潮
dallasoriginal wrote:
單價看起來會很難看阿

唉呦,
明明可以再創新高也怕,
不夠高的話改用每平方米來報單價,
保證會嚇死人.
ryanku wrote:
我的例子是這幾年的新建案, 可不是20年舊設計, 我親戚買的
但這種案子不多, 其實想想, 新建案在法規要求下, 25%公設比只有這樣, 那再低於到20%的大樓會變成怎樣的案子?? 這是不是您們要的建案, 我不清楚, 但我個人是不會考慮這樣的建案的, 而從市場上主流不是這種低公設的案子來看, 想必也不是一般大眾想要的案子, 最後會變成怎樣? 只能等, 或許根本沒有人在裸泳..(恕刪)




做統計資料,需要由大數歸納,匯整,得出結論,
不是只看自己的,要所有的東西都要抓進來比較
80/20原則取大數再研究規劃

apple賣了2年4.7吋跟5.5吋才發現,
4吋螢幕還有3000萬/年的商機, 才發新的SE
那是"事後"匯整銷售數字才知道的,


你不考慮這樣的建案, 就去選那樣條件的產品,
而不是把所有的產品變的跟你的條件一樣,

每件事的發展都有歷史,什麼叫市場主流
全部的廠商都出一樣規格的東西,
沒得選叫市場主流??

多出幾個不一樣公設的建案,
再來看數字才叫主流..
->這才是建商不想作的事, 10%服務費阿阿阿,白花花的銀子

結果就很簡單阿,總價1千萬,本來可以說我賣50坪(20萬),現在變成只能賣實坪也就是35坪左右(28.5萬),現漲40%能看嗎,你要建商怎麼活,裸泳啦

公設當然還是會有阿,越好的公設房價越高,有什麼問題嗎?
發覺五年前的公設很多都有游泳池,現在越來越少.變成廚藝教室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