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moo wrote:液化不液化根本不是重點,台灣人出了名的要錢不要命說,為了省個幾塊錢老舊電線也在用,不合格的熱水器也繼續用,會在乎房子垮的人多,還是希望能因此住進更便利的地區人多..(恕刪) 這區分為要求自己或要求別人要求自己那是門都沒有要求別人那標準絕對是老高
sumpror wrote:聽說比較正確的版本要到8月 看來還有得等......公開資訊總比壟斷在少數人手裡來得公平,在不在意則是個人的選擇,但不論在不在意,這些所謂的土壤液化區域就會像土石流及淹水潛勢,未來逐漸在大眾心中形成嫌惡區域的共識,恐是難以避免,從目前政府公布的資訊來看,有些應列入而沒列入潛勢範圍的區域,資訊當有更進一步完備的空間,但以政府效率,估計是個曠日費時的工程.
既然已經知道了,怎會再去買高風險區域,應該大家都一樣如果個人需求原因一定要買高風險區的房子,也一定會打折再打折的去買!誰會知道明天台北會不會地震....又有誰知道921會發生.....幾年前新聞也有說.台北因為已經好幾十年禁止抽取地下水,所以地下水已經太多了!再加上土壤液化的問題...好像有一種提前預告的警訊!
pckatm wrote:這輩子第一次知道原來...(恕刪) 每秒跌XXX,可以簡稱為秒跌xxx有問題嗎?可以回學校問一下你的國文老師或是,你認為秒跌是代表只跌一次嗯,也行啦那你要不要公佈一下,哪一間房秒跌了2000萬呢?說出來分享一下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