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0886 wrote:
大陸不就有算公設,不過他們的公設比一般都在27~30%
另外他們有所謂的精裝修也就是含裝潢,平均一平方米要
多1~2000人民幣,公設也要按精裝修的價錢,那他們不
是更傻
大陸是稱為"建築面積"與"套內建築面積", 有看過房產證的就知道我在說什麼。車位當然另外算, 絕不可能放在一起。
一般高層的住宅(15~30層左右), 套內面積不會小於建築面積的70%, 太小的話可能是特殊建物, 總之一般住宅的公設我很少看到超過30%的, 超過的話大概會被罵黑心開發商。
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小高層或是多層或是洋房的房子(總樓高低於15層), 這種房子的套內面積經常可以超過建築面積的90%, 甚至到100%! 因為有所謂的贈送面積等等, 所以這種房子通常做為高端改善的房子來賣(或是豪宅), 市場上也非常搶手, 一房難求。
所謂的精裝修主要就是不含家具家電或其他軟裝的裝修(也有含部分家電的), range 很大, 1~2000算是便宜的, 當然賣的時候是以全部面積來賣, 但是大陸的小區可是跟台灣有很大的差異, 小區通常有很大的花園與步道(舉個例子, 就是從北門走到南門要 10幾分鐘左右), 這些都是算在賣價裡, 在台灣頂多就是給你個小小的花園加上一些健身房或是小小的游泳池, 很少有大型的小區, 比較起來, 台灣的公設真的太不厚道。
大亨堡119 wrote:
世界奇蹟,台灣把公設納入價格中,真的替台灣建商與政府感到高興.
以目前台北扣掉公設後的平均單價為 NT.1,800,000/坪 這是什麼概念? 薪水10萬,不吃不喝要存18個月才能買一坪, 180個月不吃不喝才能買10坪. 180個月=15年
井底之蛙的以為買了60坪權狀的房子就有60坪的實際面積,原來阿,扣掉東,扣掉西,扣掉南,扣掉北,扣掉離離扣扣後發現實際只剩10坪室內空間.
權狀60坪
公設30坪
車位15坪
雨遮5坪
=======
FINAL: 室內10坪 (萬一凸柱面積再扣一扣,剩8坪)
我只能說,台灣贏了!建商贏了,政府贏了! WELCOME TO TAIWAN!
真的很想問你,
你到底有沒有買過房子,
合約怎麼寫,內政部規定的清清楚楚.
二、建物標示:
(一)建號__。
(二)門牌__鄉(鎮、市、區)__街(路)__段__巷__弄__號__樓。
(三)建物坐落__段__小段__地號,面積__層__平方公尺__層__平方公尺__層__平方公尺其他__平方公尺共計__平方公尺,權利範圍__,用途__。
(四)附屬建物用途__面積__平方公尺。
(五)共有部分建號__,共有持分面積__平方公尺,權利範圍__。
三、本買賣停車位(如無則免填)為:
(一)□法定停車位□自行增設停車位□獎勵增設停車位□其他__。
(二)地上(下)第__層□平面式停車位□機械式停車位,總停車位__個。
(三)□有獨立權狀面積__平方公尺(__坪)□無獨立權狀,編號第__號車位__個。(如附圖所示或登記簿記載)
實坪多少,公設多少,明明就清清楚楚,
為什麼一直在說實坪,如何如何?
建物權狀一樣清楚,
主建物
00層 0000平方公尺
附屬建物
陽台 0000平方公尺
雨遮 0000平方公尺
共有部份 0000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0000/00000
實坪多少,公設多少,一樣清清楚楚,
就是沒有寫全部00000坪
如果共用部分不登記,那才是問題,我真的懷疑你們是在幫建商.
現在建商還要想辦法把公設生出30%,不登記以後他用喊的就可以了!!
JIN DER LAND OFFIC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