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灣房地產的奇怪現象......

一點都不紅 wrote:
回覆 pckatm ...(恕刪)


是啊
沒人逼買
所以用不正確的理由扣人帽子?
就為了讓投資客爽賺百萬?
pklyandon wrote:
一點都不紅 wrot...(恕刪)


另一個角度來看,二十年前跟二十年後的時空背景有相同?

一點都不紅 wrote:
小弟看了一堆房地產的文章,有幾個疑問想問問網友。
1.我覺得房地產是否變貴是重點嗎? 應該是大眾的薪水沒什麼變動吧?(不要炮我)...(恕刪)


之前薪資調漲
也沒見到房價漲兩倍...

現在薪資凍漲甚至降低..
房價卻漲了好幾倍

跟薪資真的有關係嗎???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回覆一下hanf12523
1.是,重點在比率問題,20年前你年收50房價400~500(30坪),現在年收50,房價1500~2000。(請依同地點來比),就算你是公職人員20年後你的年薪也跟不上房價漲幅。
A:20年前你年收50萬,經過20年了你還是年收入50萬,這中間年年年收入50萬,要給你拍拍手嗎?
你的邏輯太好了,所以你可能買不到房子。

2.......成家立業...就是要有房有車如同結婚有小孩一樣。
A:我結婚了兩個小孩,成家立業是在於量力而為,注意一下請量力而為,沒是打臉充胖子會拖累自己。

3.等你買房子就知道囉!例如:你想要郊區型廣大路大少車的環境還是市中心?
你想要大樓型還是公寓型?你有車嗎還要想車位問題?...等
A:注意一下請量力而為,你買車會買1000萬的車嗎? 如果不會那為什麼買房子那麼盲目,
沒錢你會買轎車嗎? 但沒錢你卻想買房子??

4.詢問以前爸媽他們是說省一點10年內就還完了,現在不吃不喝10年內還完不可能,
A:例如你的能力就只能買100萬的車子,5年可以還清。
如今你買了1500萬的車子,喊說5年內還不完,邏輯還算正常嗎?
例如你的能力就只能買外圍的房子,省一點10年內就還完了。
如今你想買蛋黃區的房子,喊說現在不吃不喝10年內還完不可能。合理嗎???????

要買新屋還要再存5年的裝潢
A:我買房都沒裝潢,家電家具50萬內搞定,一切都是量力而為,
你表弟要花五年210萬裝潢,是算量力而為嗎?????


回覆一下Shiu Jan Jia:
接下來的問題是從國家發展的角度來看,高房價到底是經濟的推手還是阻力,這個問題比較重要
,高房價造成的資金排擠效應,會導致內需不振,進而使的其他產業蕭條,這個結果會變成大家都要承擔。
抑或是,如工商大老說的,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所以只能繼續漲不能跌,這就看個人解讀,
只有兩個方向,必定有一個是錯的。

A:不好意思小弟個人解讀是兩個方向都沒有錯,水可載舟也可覆舟,你說水是好還是不好???
1.高房價造成的資金排擠效應,會導致內需不振,進而使的其他產業蕭條。
高房價造成建商狂蓋房子,所以帶動建築產業相關,全民炒房帶動資金流動,裝潢業大興,家電家具相關產業需求。
所以當房價低迷時,大家都不買房了,.......接下來應該可以想的到。
物價通膨好還是物價通縮好,我不是讀經濟的,但大家應該知道通縮傷害遠大於通膨。


舉個相似的例子,醫療費用本來就很貴,若不是健保,根本不可能像現在這樣人人看得起,那請問是否應該把健保廢掉
,比照房價漲跌一樣,回歸市場機制,付得起的才有資格使用醫療資源,付不起的回家自己治療,如果真的是這樣
樓主您也認同嗎?

A:人命與房子誰值錢?? 健保的精神是互助,雖然我很少生病,但我一點也不在意健保交多少,
健保的精神是當你用到時就知其珍貴,但健保黑箱貪汙/浪費資源....我可沒辦法接受。


另一個例子是少子化,個人生活準則跟板主一樣,養得起願意養->養,反之就不養,對我個人可以這樣操作
,但國家政策可以如此?沒有民意的反動,咱台灣的政府會積極處理嗎?
過度的謾罵是沒有必要,但高房價低所得少子化這些相當重要的國家命脈,真的就只能如此被動的接受
,然後看著台灣一步步衰弱嗎?或許這是我們這一代有能力養活自己也有能力養活下一代的人該多想想
我們想留給下一代怎樣的環境。

A:說的很好,但我覺得應該從人民的政治素養談起,但政治就牽扯到顏色,只要有顏色問題就失焦了。
在我觀察台灣這波漲勢大台北(包括林口)在2014下半年就漲不動 2015年大台北以外也感受到同樣氛圍"漲不動"

現在會說未來台灣會在繼續漲的動(或許會有些許1~2年),但我實在想不出來未來10年台灣房市市況會比現在好的理由,以下是我的觀點

1. 台灣房子往後會機乎沒有投機者或多房購者,理由很簡單已沒有買來賺價差機會(沒有接盤的投資客-明年房地合一 /實價登入等影響)租金投報率不到2%
2. 只剩剛需自住客而且10年後預估50%的購屋者(因為少子化去年出生只有10萬多人,而今目前主力購房者或換房者30歲~50歲,每年逐年減少)
3. 勞健保崩軍公教退休金破產,造成有錢的沒錢的人消費更保守--買房意願大大降低,只願意花小確幸的錢佸在當下,不願買房
4. 全世界房價前五名(獨創公設也要算錢),仲介4%+2%收法獨步全球 慢慢大家會不買單
5. 失業潮會引起斷頭戶大增(希望不要太多悲劇.....)
6. 空屋率過高 供給大於須求 租金偏低 沒投資價值 (外資 跟大陸人不會買 若喜歡台灣住五星酒店 想喝奶幹麻須要養一頭牛 除非是珍稀絕的牛魔王 少數向豪宅如帝寶 101 大樓而已)

這是我個人想法分享給各位年輕人及尚未買房的人!要不要買自己多聽多比較參考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