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少子化 「加碼第3胎育兒津貼聯合新聞網為因應少子化,政府研議增加第三胎的育兒津貼,並將排富門檻再提高,以照顧更多的民眾。此外,推動私立幼兒園公共化部分,政府也會朝提升教師薪資、入學收費降低等方面著手,讓年輕人及非都市化幼兒,能藉此享受到準公共化照顧。行政院長賴清德在去年年終記者會時宣示,目標要讓生育率在二○三○年提高到一點四人,為此,賴清德昨天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少子化因應措施,盤點相關因應措施,包括檢討零到兩歲的育兒津貼、推動私立幼兒園公共化,補助就讀私幼的兒童學費等。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育兒津貼目前每一胎都是一樣的金額,會中研擬將提高第三胎的補助,以鼓勵生育;希望每個人都付得起幼兒階段的照顧經費,敢把孩子送到幼兒園,父母可以不用離開職場,對留住人才也有幫助。現行育兒津貼發放對象,是父母至少一方因育兒需要沒就業,綜所稅稅率未達百分之廿,每名兒童每個月可補助二五○○元;中低收入戶則有四千元、低收入戶為五千元。徐國勇說,另也研議提高育兒津貼的排富門檻,會訂得很高,排富人數會非常少,以幫助更多民眾養育幼兒。徐國勇表示,會中也討論到,若幼兒園開學時,只差一、二個月而沒滿兩歲的幼兒,不能上幼兒園是否要提供補助,因涉及補助額度和財源問題,目前仍在盤整,預計最快九月將可上路。至於在私幼公共化部分,據了解,會中也討論到未來將強制要求提高老師薪資待遇至少每個月兩萬九千元以上,入學收費也要降低,政府也會給予在教材設備補助,提升私幼公共化後的水準及入學誘因,讓非都市化的家庭,不用因為擠不進公立幼稚園,而湧向都市。當地方準公共化的私幼,在政府措施下,提高教師薪資、教材設備齊全後,水準逐步趕上公立幼兒園,減輕年輕家庭及非都市化家庭的經濟負擔,促使年輕人願意生小孩。------------------------------------------------------養個小孩要花的錢很多,這一點點津貼不夠,沒效果,少子化持續中
iv100 wrote:養個小孩要花的錢很多,這一點點津貼不夠,沒效果,少子化持續中 現行育兒津貼發放對象,是父母至少一方因育兒需要沒就業,綜所稅稅率未達百分之廿,每名兒童每個月可補助二五○○元;中低收入戶則有四千元、低收入戶為五千元。很明顯,收入愈低補助愈高;今天,什麼家庭生的多?是收入高還是收入低的家庭?建議改成,第1胎每月補助1萬;第2胎每月補助2萬;第3胎每月補助3萬;以此類推,沒有上限;結果會怎樣?什麼樣的家庭會多生?
如果只是錢這麼簡單,還用的著大家蝦操心,繳房貸沒錢不敢生,生了沒時間養、三明治只敢生1個、怕失業、找不到對象、貧富差距。一個學設計賺不到錢,一個實習教師沒機會,你會叫他們去做操作員技術員?還是叫他們生了領一萬領幾年,做一輩子不喜歡的事。人家鼻子摸一摸出去啦,生也是生在外面,不要學政府貼圖說故事,保證你後幾年越看越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