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現在賣房的是智者,買房的是勇者

房價一定會跌
跌多還是跌少

1年後一定跌,如果沒跌
2年後一定跌,如果沒跌
5年後一定跌,如果沒跌
10年後一定跌,如果沒跌
15年後一定跌,如果沒跌
20年後一定跌,如果沒跌
30年後一定跌,如果沒跌
40年後真的跌了,發現已經150歲了
本人所有言論出於自編小說,純許虛構 勿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兄弟阿對你我才說實話 wrote:
版上開始一堆勸進文了...(恕刪)


另一篇說,
房地合一,會漲翻天

看來建商要再加價,才賣的出去
怎麼簽名

xxxooow wrote:
另一篇說,
房地合一,會漲翻天

看來建商要再加價,才賣的出去...(恕刪)


"加價賣,才賣的出去" 這是有邏輯的喔 !

就跟現在日本貶值來救經濟的道理類似 ~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我剛買房,應該算勇者吧?
事實上我也看空很多年,可是從來沒有成真過
也許今年真的會跌,但我希望不要...

可是我仍然覺得上漲的機會比較大
1. 我買的是預售屋,後年成屋,若現在是高價,是不是後年實價登錄才看得到?所以後年實價仍是高點
2. 我住中壢,市區買不起,但是稍偏一點的價格還是可以接受=拉抬了周遭得價格,讓周遭人口變多
生活機能變得更好一點
3. 若是10年內仍不買,通膨可能會讓我更買不起,因為10年後可能牛肉麵一碗已經300元了
相同金額的台幣購買力可能已經不同了
4. 所有原物料及人工成本應該很難有下降的機會,所以會跌的可能只有老舊的中古屋吧?
5. 資訊越透明,買賣雙方只會越貼近市場面價格,變成我不要賣虧、你不要買貴!

最終可能就是緩漲與緩跌吧~
而桃園區由於雙北平均25000人/年 的淨遷入
我想漲的機會還是大了點

可是桃園、南崁也太貴了,我有些朋友與同事也都考慮到中壢了
至少我覺得中壢周遭3房+車=800多 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我也後悔為何不早買,但千金難買早知道
有需求就衝吧!多看多比較才是真的

另外,我11月簽約後1月中要介紹同事看房,希望比照條件
先打電話給代銷小姐(服務很客氣的小姐)~同事還沒去看房
電話上就說沒辦法照我的條件,還說大哥你知道我們已經調過一次價格了

這是欲擒故縱還是話術技巧?我也看不懂?
不過買了房子後確實比較安心
當然~我也不希望自己的房子跌價啦!
我相信有房的朋友應該也都一樣吧

money99 wrote:
房價一定會跌跌多還是...(恕刪)

剛賣也剛買,我這樣算打平嗎,不過給了房仲一些仲介費過年倒是真的

桃園就好像是過去的台北縣(新北市)
就如早期台北市有遠光的人已經在台北縣買房買土地
那時北市的人,對於台北縣根本不熟,搞不好連去都沒有去過幾次
生活圈都是在北市,在她們腦海中台北縣就是交通擁擠且不便利、機能、捷運等等問題
完全不會考慮想要買房在台北縣,講白一點就是嫌東嫌西,嫌遠嫌偏僻嫌太貴
現在新北市在無論交通上(尤其是捷運)、生活機能等等都已經達到相對水準,
自然而然就會有人來買了,當初嫌東嫌西的人就會來考慮了

這種事情永遠都不會改變
林口這10年來很多人還是感覺價格誇張之類的,事實上這些人會這樣想也不怎麼意外
因為歷史以來太多人就是這樣,等機場捷運線通之後,未來10年很多店家陸陸續續開幕,
自然而然就會有人來買了。

至於桃園呢?只能說歷史永遠都在重演


pita1234 wrote:
我剛買房,應該算勇者...(恕刪)
本人所有言論出於自編小說,純許虛構 勿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桃園就好像是過去的台北縣(新北市)
就如早期台北市有遠光的人已經在台北縣買房買土地
那時北市的人,對於台北縣根本不熟,搞不好連去都沒有去過幾次
生活圈都是在北市,在她們腦海中台北縣就是交通擁擠且不便利、機能、捷運等等問題
完全不會考慮想要買房在台北縣,講白一點就是嫌東嫌西,嫌遠嫌偏僻嫌太貴
現在新北市在無論交通上(尤其是捷運)、生活機能等等都已經達到相對水準,
自然而然就會有人來買了,當初嫌東嫌西的人就會來考慮了

這種事情永遠都不會改變
林口這10年來很多人還是感覺價格誇張之類的,事實上這些人會這樣想也不怎麼意外
因為歷史以來太多人就是這樣,等機場捷運線通之後,未來10年很多店家陸陸續續開幕,
自然而然就會有人來買了。

至於桃園呢?只能說歷史永遠都在重演
本人所有言論出於自編小說,純許虛構 勿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