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一個例子來看為何房地產越熱會造成所得和消費越低!!

對呀

錢都丟進築得愈來愈高的泡沫裡

哪有多餘的錢去消費呢?




ps.原本500萬的房子飇到1300萬,這800萬的空間原本可以拿來買車,教育,旅遊,或多生一個,但卻要拿來一輩子繳房貸....
沒關係啦!!
房地產是台灣經濟的火車頭
其他消費不重要
大家以後就啃鋼筋喝水泥

低頭看台灣,抬頭看新加坡....

房價打不下?星國打給你看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13.10.16 03:02 pm

彭博資訊報導,新加坡為打壓房市泡沫而祭出的強硬措施已帶來實際效果,足可為香港、中國等其他亞洲地區上一課。

根據不動產顧問商Knight Frank LLP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新加坡的豪華住宅價格在亞洲高居第二,僅次於香港,上海與北京分居第三與第四。

新加坡的房價在2006到2008年間激升20%,促使政府四年前開始推出抑制房價措施,但隨後因利率持續低迷、當地人興起把國宅換成私宅的風潮,以及中國、東南亞買主的相繼湧入,導致房價繼續又飆漲四成,政府壓制房價的政策被迫持續升溫。

新加坡政府先後祭出的措施包括提高購買第二棟住宅的頭期款,對外國與企業買主課徵新稅,並且提高所有住宅房地產的印花稅。新加坡金融管理局6月28日更進而規定,房貸債務償付比不得超過60%的上限。

8月時,金管局將購買公共住宅的新貸款期限縮短5年至25年,住宅發展局則把房貸付款的上限從每月稅前所得的35%降到30%。

新加坡大華銀行證券部的分析師凱伊說:「政府在相當早的階段就頒布這些措施,他們希望在房屋泡沫拖垮整個體系之前就加以控制。」讚讚讚

在政府連下重手後,新加坡在9月30日止這一季的房價上漲率已降到六季來的最低谷,而且房屋銷售萎縮,抵押房貸的增幅也從兩年前的18%降到13%。

都市發展局10月1日發布的初步數字顯示,私人住宅房地產價格指數在第三季雖升到216.2點的空前高峰,但0.4%的升幅是2012年第一季以來最低。此外,精華地段的公寓價格第三季下降0.5%,降幅比前一季的0.2%更加擴大。

都市發展局9月時表示,8月的民間住宅銷售量只有742戶,比去年同月銳減48%。7月的銷售量更墜到482戶,是將近四年來的最低水準。

住宅發展局的紐布洛納估計,新加坡今年的民間新屋銷售可能降到1.5萬戶,遠低於2012年的2萬2197戶。

【2013/10/16 聯合晚報】
學學別人!星國打房漸收成效 房屋銷售及貸款量皆降低

鉅亨網蘇嘉維 綜合報導  2013-10-16 13:50:20 


新加坡的立法嚴格頗為世界盛名,最讓人耳熟能詳的是禁止於境內食用口香糖,以遏止亂丟垃圾風氣,現在該國即將向亞洲展示如何冷卻房市,以防房市泡沫化。

星國政府今年為降低房市熱度,避免泡沫化風險上升,與降低日漸增長的房價,以先後祭出多項打房措施,如貸款者每月還款金額不得超過其收入 60%,提高房屋印花稅與房產稅。

相較於房價熱度同樣高升的香港與中國,新加坡政府實施的多項打房措施已漸收成效,星國房價直至今年第 3 季為止,已連續 6 季房價漲幅趨緩,又以今年第 3 季放緩最多,但房價趨緩的影響下,房屋銷售量下跌,房貸成長量更是從 2 年前的 18%,降至今年 7 月的 13%。


大華繼顯研究公司 (UOB Kay Hian Pte) 駐新加坡分析師 Vikrant Pandey 表示,星國政府為防止泡沫延燒至不可收拾的水平,所以提早頒布這些打防措施,防止進一步惡化。

新加坡自 2008 年至 2010 年之間因低利率影響下,房價大漲 25%,使得星國政府不得不開始祭出打房措施,而炒房客大多來自中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

據房地產公司 Knight Frank LLP 去 (2012) 年第 4 季的研究報告顯示,亞洲豪宅價格目前是香港位居第 1,新加坡緊追在後,第 3 及第 4 名分別是上海與北京。

根據倫敦房地產公司 Savills Plc. 研究顯示,星國每棟新蓋房屋每 1000 平方英呎要價 100 萬新元 (79.9萬美元) 至 120 萬新元。

新加坡打房措施近年來已新增幾項條款,欲購買第 2 棟房地產並貸款者,頭期款必須提高;企業及外國人買房必須付出較多稅金;所有住宅皆須新課印花稅。

據新加坡都市發展局報告顯示,星國私人住宅價格上季雖漲至新高點 216.2 點,上升 0.4%,但漲幅卻是自 2012 年第 1 季以來最低。

Phillip Securities Pte 駐新加坡分析師 Ken Ang 表示,在未來幾季裡面,都會明顯感受到房屋銷售量及房貸量放緩。

金管局 7 月時暗示利率將會調升並指出,新加坡房貸絕大多數都是浮動利率,也就代表著利率將回歸正常時,每戶的負擔房貸也會增加。
其實板大說的很有道理
前幾天我弟也在跟我說這個論點
同樣的錢不如拿去開公司
可以養活更多人
錢是活動的
這樣才對

小弟自認沒有開公司的能力
開公司也是有風險的
但是我覺得他有
所以他說出這樣的話
我支持他
也很認同他的說法

人是懶惰的
當同樣的錢拿來投資事業或者投資不動產
我相信後者的門檻會比較低.風險也比較低.(目前來說)
管理人是很累的
我寧願有個啞巴兒子每個月給我錢.不是更輕鬆
這是人性






看看人家20年的老員工薪水才3萬,而且老闆姿態還很高,覺得自己是在做好事,養活你一家人,就不意外台灣薪資水準為什麼這麼低了

偏偏大部份的網友還滿肯定這個老闆的,真有趣

照這種標準,大學畢業生拿22K也只是剛好而已啦,大家在罵什麼

jettyang wrote:
看來大家都認為高房價...(恕刪)


硬要跟人家扯經濟學理論, 等到人家認真要跟你討論經濟學相關理論時, 又拿圖出來說房價飆那麼高哪裡有影響到消費者支出, 這樣顧左右而言他, 好像在說別人都看不懂聽不懂只有你最懂, 不想跟不懂的人五四三, 這樣好像不太好吧~

jettyang wrote:
看來大家都認為高房價...(恕刪)


硬要跟人家扯經濟學理論, 等到人家認真要跟你討論經濟學相關理論時, 又拿圖出來說房價飆那麼高哪裡有影響到消費者支出, 這樣顧左右而言他, 好像在說別人都看不懂聽不懂只有你最懂, 不想跟不懂的人五四三, 這樣好像不太好吧~
我的觀點是....台灣早年一有新的產業推出大家就一窩蜂學習
公司員工等到真真學到了功夫了就出去創業,造就台灣中小企業的景象
歸咎於原因應該是台灣員工的忠誠度不足,
反觀鄰近日本的員工對企業相當忠誠學會了也不見得出去自創品牌,
所以造成現在台灣老闆就算有錢也不想創新投資的環境...

jettyang wrote:
看看人家20年的老員...(恕刪)


哈..這不是重點只是舉例而已不用硬搞文字鑽牛角吧
如果我說這個3萬是工讀生的薪水你信嗎
話說20年前如果作業員給2萬,現在調薪調到10萬嗎
別搞亂重點!!
  • 4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