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o1826 wrote:
教你們算一筆帳......(恕刪)
現金不夠多 wrote:
一言道破
這叫做人叫叫不聽,鬼叫就跟著走
房地產的買點早就已經過了,假使還有賺頭,都只是小小的喳喳而已,但伴隨的風險卻是其高無比
現在再鼓吹人進去買房的,真的是司馬昭之心
台灣房地產的時機已經過了,應該要去找更好的標的,或者等有投資價值時再去考慮
很多比喻都是片面的
只拿最近幾年的走勢,忽略了曾經也跌過,很多房產大戶還在逃呢,還幾年才會脫離法律追朔期
上一波房地產漲,人民的薪資是有跟著漲的
這波房地產漲,人民的薪資並沒有跟著漲
漲實的都會拉回了,漲虛的漲那麼高了,還在鼓吹進場


還未談論因人口紅利下降的問題,所必須面對的台灣
人口紅利下降,會影響國家稅收,也會影響投資意願
台灣的財政目前已經被軍公教人員所拖垮了,總預算三分之二花在這,其他的才是社福,以及公共建設
公共建設經費是每年遞減,人事費卻是每年增加,很多建設都剩下呼口號而已(希望民間資金進入,沒賺錢誰要進來?)
未來稅收更減少,國家不是面臨破產,就是需要對這群人員開刀,何況現在很多地區的高房價,領高薪的人員已經無法支應,大多數的基層公務員待遇也沒很高,普考三萬多,高考四萬多,沒有那麼神,真的可以撐下現在的房價
做生意或者在職場位階高的,不一定就能代表你二十年就會一直如此,當不景氣,這些人通常也最容易掛點
身邊獅子會,婦女會,青商會的朋友,聽到這些大起大落的例子不慎唏噓,沒有那種一直爽的事情
賺到錢會守的人,就能過好生活,大起大落,窮苦潦倒的一堆
軍公教的穩定未來都不一定能穩定,企業主或者高階經理人也不一定可以穩定的走二十年
在這個價位鼓吹人進去買

其實在喊也甚麼用,大多數的人都也知道風險了,看量就知道了
這麼好賺現在應該量很大,你現在不買以後會買不到了
那為什麼量不大呢?還要花時間在網路鼓吹看可不可以增量?_?
光"量"就打死一堆話術了
股市有風險,房市就沒有風險嗎?
股市都知道危機才入市,等股災再去挑選績優股
房市就鼓吹人,在平均薪資沒漲,房價漲了一兩倍的時候進去
跟股市萬點以上喊兩萬點有何兩樣!
長輩老年生涯一直是包租公的型態在生存,最近才遇到一組人來租一間透天,付了押金跟第一個月的租金,後來就把門鎖起來,避不見面了,也不在給租金,現在正在走法院提告中,等判決拿回房子
朋友是建商的二代,在桃園地區蓋了不少房,也很多房在租人,聽他說蓋的大樓旁邊就是捷運出口,遇到這種情況也是常常發生,有的還會把房子搞得亂七八招,光修復都大於租金,比較倒楣的就是在你房子自殺。那那間就烏有了
你如果是現在才進場的,想靠房租賺錢,已經很難了,何況政府財政的問題,持有稅會增加已經是既定的了
2013的土地稅跟房屋稅,會比2012還高,2014會比2013還高
剩下的只是房價變化的差距,但目前跌價損失的機會大於上漲的機會。經濟、政策以及現在的房價,看起來都是不利的
因該沒人想買一千萬的房,十年後剩五百萬吧,這要稱為自住沒差嗎?
太多國家有前車之見,看看別人,看看自己,想想風險,現在是否為好的入場時機吧

當立足點不同看的就不同了

兄弟阿對你我才說實話 wrote:
這叫做人叫叫不聽,鬼...(恕刪)
看來閣下是人,而且還是好人
請閣下不妨大發善心普渡眾生一下報一些投資明牌
這樣有錢的人自然就不會聽房仲和建商的鬼話去買房而會聽閣下的人話去做那些有利可圖又風險很低的好投資了不是嗎?
問題是你也要能說出人話才行呀,不然大家都是鬼話連篇的話也只不過是讓投資人從小鬼手中跳到大鬼的懷抱而已
otto1826 wrote:
第一....我是叫沒有房的人看的....不是給投資客看的...
第二.....房價再怎麼跌,至少不會歸零。投資股票歸零的隨便問一問都有...房價崩了還有地方住,股票崩了,
現在連拿回來貼成壁紙都沒機會。
第三.....我早說了....用力的議價,出價,砍價.....比在這裡幻想房價蹦跌來的實際...砍個三成,比你在這裡
等它崩來的實際..
===============================================================================
我不是房市投資客,但是我的上上代買了不少房地產,我並不需要買房,我只是在闡述現狀,談及風險罷了
關於第二點,假設
購買一千萬的房子,頭期款五百萬元,其他貸款二十年,
把頭期款拿去買股票,買中華電信好了
兩年後經濟危機中華電信倒了,五百萬剩壁紙
我想那時候的房子可能連五百萬都不值了
中華電信倒了很多企業應該早就撐不下去了,他是有資產而且算是獨大的企業,每個人都需要用到
不管你是用哪間電信業者都會讓中華電信賺到錢
如果這些假設都成立,反而買房的人虧了五百萬頭期款不說,還要繳剩下的利息跟本金
美國之前就是如此,很多人繳了很多年的錢,發現剩下的貸款,比房屋現值還多。
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但是要降低風險,以目前來看房市的風險確實很高,我相信假使是自住客,買貴也是有差的。
===============================================================================
devine wrote:
現金很多但嫌房屋貴的可伺機買上市營建股
明天起新會計法實施
會有公司營收大減獲利大減
如股價跌深就買來放著
不過買股不能像買屋一樣五倍槓桿
=========================================
這可要看清楚,如果明年才蓋好的,就是新的會計法了,要等最後一年才會入帳,中間幾年都不會有收入的,要賺這波要再入帳前提早半年卡位,但切記風險
==============================================================================
HaHaSue wrote:
有資格説自己沒在怕、理財規劃做很好的,我覺得只限一輩子不怕被裁員的公務員而已
==============================================================
如果是身上有不少現金,我想比不怕被裁員的公務人員更強大
現在不管哪種職業都要替自己做好未來的人生規畫了
看了太多大起大落了,長輩如果不是在民國六十年代買了不少土地跟房地產,
目前每月最少20幾萬的生活開支,根本是不可能支付出去。但現在不是那時代,時間點不同了。
現在買房的基準點跟那時候買房的基準點是天差地別。
台灣一直在走日本的路,大陸一直再走台灣的路
但最終只有錢在口袋才是真的,守得住的才是贏家,任何穩定或者可能穩定的工作,都可能有破滅的一天
我想希臘的公務人員,之前應該也沒想過會變成這樣,台灣的公務人員,目前正在面臨難關中
因為政府財政出狀況了
===========================================================
goblinlord wrote:
看來閣下是人,而且還是好人
請閣下不妨大發善心普渡眾生一下報一些投資明牌
這樣有錢的人自然就不會聽房仲和建商的鬼話去買房而會聽閣下的人話去做那些有利可圖又風險很低的好投資了不是嗎?
問題是你也要能說出人話才行呀,不然大家都是鬼話連篇的話也只不過是讓投資人從小鬼手中跳到大鬼的懷抱而已
===============================
我是傻瓜投資術的方式在投資,
十年有兩三次股災,那時候進去買績優股,十年也有兩三次到萬點上下的機會,那時候就出清
就這麼傻,持有時就抱著到上漲到九千點以上開始賣,空手就觀望等股災
怕風險就分散持有績優股,或者直接買0050達到分散效果
我玩了十五年了,發現最傻的方式最能賺錢。
股災最大的指標就是當月月成交量低於一兆,雷曼兄弟以來還沒再看到股災的訊號出現
這應該是人話吧,說這我並不會有任何利益可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