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新加坡權狀面積就是室內面積?公設不計價?█

benison868 wrote:
剛剛看了這篇文章!!...(恕刪)


別傻了

先不論建商的利潤合不合理
虛坪100坪賣你1000萬
實坪70坪也賣你1000萬

你以為那30坪的成本,上帝會幫你出?

登記70坪,你可使用範圍是100坪
跟登記100坪,你可使用範圍100坪
請問差在那?

房價高低、合不合理
根本問題不在這小節上
盡在這問題作文章
是見樹不見林的狹窄眼光所致

新加坡的人,也被高漲的房價所困
今年初去新加坡
那裏的朋友說,這十年來,隨便買房都賺飽了


vaquero wrote:
不要拿台灣的治安套在新加坡上,人家住戶可以直通大門是有理由的。

新加坡絕大多數的竊盜與搶劫是發生在組屋區.
住戶可以直通大門是沒啥理由的,政府組屋是公屋,沒有保安,就是個人人都能上去的
公共場所. 沒有私密性,每個推銷員都能上你家按門鈴把你從午覺睡眠中叫起來.

看看所有的私人公寓, 全都是有一道圍牆把住戶大樓保護在裡面的獨立與隔離的社區.
所以有點錢的,人人都想住私人公寓,除了安全外,花園/泳池與健身房都有.
vaquero wrote:
新加坡對外國人不見得是天堂,但對本國人的照顧,最對比台灣好太多。

你可以提出新加坡有何社會福利比台灣好嗎? 我住了八年多,真的不知道新加坡政府
對本國人很照顧. 總理從李光耀,吳作棟一直到李顯龍都個個強調新加坡不會是福利國.
李光耀的銘言是 "Government doesn't owe you a job !", 也沒有聽過?


vaquero wrote:
華人地區中,只有台灣是土地私有制,可預見的將來,台灣也會是華人地區中最窮最落後的國家。有土斯有財是吧~

你真的對新加坡與香港非常不了解.
誰說新加坡沒有私有土地? 滿坑滿谷遍及全島的私人公寓,排屋以及洋房,多數都是有土地
所有權的房產. 所有房地產廣告都會標示 "Freehold"(有永久土地所有權) ,或是
"Leased hold:99 years wef from xxxx年"(地上權99年從xxxx年開始),
也有另一種是" Leased hold:999 years wef from xxxx"(地上權999年,一般人也
視為永久地權).

至於香港也一樣,舉個例子, 港人都知道的太古城就算是也土地所有權的住宅區,
因為土地使用權長達999年, 一般人就是為是永久的地權.
benison868 wrote:
可見台灣房地產法規的質真的很差,
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都沒人發現這件事情嗎?...(恕刪)

我之前也發文質疑這個台灣地政弊端.....台灣的房屋產權坪數計算公式合理嗎?

「有買過螃蟹回家煮食的人都知道,
賣家會用草繩把螃蟹的兩隻巨螯綁起來後,
依行情來秤斤論兩計價,
這時有些精明的買家就會覺得若把草繩的重量也一并依螃蟹行情計價,
似乎不合理,
甚至有些不肖賣家會刻意找又粗大又溼重的草繩來綁螃蟹,
企圖增加總重量獲取暴利,
因此就延伸出買賣雙方為了爭取各自利益而有所爭執,
小如螃蟹買賣都如此,
更遑論房屋買賣,一坪幾十萬、幾百萬的行情計價,
台灣現在的房屋買賣也有一些如同螃蟹買賣中草繩計價的爭議,
諸如下列所示,
一.大小公設評數的計價方式或應否計入買賣房產坪數??
二.室內居住面積實際坪數以牆中線或外線、內線當基準計算??
三.窗簷、雨遮、陽台是否列入室內居住坪數計算??
四.室內室外停車場(含通道)或住戶出入、逃生通道列入容積率獎勵或公設坪數??
五.有屋頂、無屋頂庭園之公共施設列入容積率或公設坪數??
上述諸項或有不足請 01先進不吝補充指教.....
請問政府是否有站在國際慣例或客觀公平角度制定相關標準計算公式,
作為房屋買賣爭議之裁判依據??
或者建商依據對自己較有利的計算公式申請建照和使用執照,
而一般民眾對坪數計算公式不清楚的狀況下,
只能任由建商誇大公設坪數比例??」.........
就像是:
「全館保證鐵定一律100元 .. 起」

大家都習慣了!
網路發言嘛... 多是隨便說說!別太認真..
奇怪
怎麼會有人用
新加坡政府蓋的社會住宅+新加坡建商蓋的平均起來比台灣便宜這種論調呢?

更詭異的是
還有人希望新加坡來個地震房子通通垮掉?

每個國家環境都不一樣
台灣因為有7級地震
光結構成本就高出無地震國家約5成

但一些沒出過國沒見過世面的
總以為人家柱子小支鋼筋小號就是偷工減料

坦白講台灣現在在推的BIM都還要仰賴新加坡香港等國家技術人員指導
我個人是覺得還蠻丟臉的
因為台灣人只會自己在島內互鬥而已
那就買房不要公設
不要用樓梯,不要用電梯
要進去就從隔壁棟跳過去,不然就爬牆上

羊毛出在身上,不知道在想甚麼


dgg wrote:
別傻了
先不論建商的利潤合不合理
虛坪100坪賣你1000萬
實坪70坪也賣你1000萬
你以為那30坪的成本,上帝會幫你出?
請問差在那?...(恕刪)

所以呢?......其他先進國家的地政制度設計者都比較笨??
還是國外建商比較神,虛坪30坪的公設成本是上帝出的???
zincooper wrote:
金融及保險業及不動產業薪資不包括在內...(恕刪)

這就差很多不是嗎?新加坡GDP,金融業佔多少?誰的數據喜歡挑著講?

國民所得資料wiki就有。我也不打嘴砲,都是統計資料,不是一兩個案。不是給你新加坡政府的網站嗎?(裡面這麼多區,你一個都不想舉,不是嗎?)

你舉的例子,對新加坡人來說,是最貴的地區之一,為什麼?因為未來也算是商業區(港口搬家以後),所以房價暴漲。

我已經說過了,把你一輩子的血汗錢,綁在不會提供生產力與競爭力的土地上,既然台灣人這麼愛土地,願意付高價,我不反對阿…

BM-littlewhite wrote:
每個國家環境都不一樣
台灣因為有7級地震
光結構成本就高出無地震國家約5成

這位大大是內行的.

小弟居住香港/新加坡15年了.

這兩個地方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都不位於斷層帶,全島都是花崗岩的地形,
沒有地震的問題.

在新加坡除了偶有蘇門答臘火山活動造成部份波動,從沒地震的問題.
四十幾年前,新加坡就有不少三十幾層樓高的建物.
macallan wrote:
你一定沒看過"請勿在電梯內便溺"...(恕刪)

Jackson_H wrote:
新加坡絕大多數的竊盜與搶劫是發生在組屋區...(恕刪)

這樣就代表治安差嗎?拿新加坡治安跟台灣比…呵呵…太自我安慰了吧。台灣政府都不敢這樣講。新加坡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台灣內政部各國犯罪率統計)。每十萬人口犯罪率是台灣的三分之一(便溺不列入計算)。

Jackson_H wrote:
你真的對新加坡與香港非常不了解....(恕刪)

你知道香港與新加坡土地國有化的歷史嗎?人家土地國有,可沒有經過流血革命。Freehold與999年,佔全島土地面積多少?

總是有人拿少數的例子來說,用少數推翻多數?今天如果新加坡人只有10%住國宅,當然不適合拿出來比。但建商每次拿出來的數據,都屬於少數,而且還刻意不告訴你真實狀況,對嗎?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