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關鍵時刻] 認識"炒房"對台灣的危害

http://youtu.be/8XBZxiNFrxk 又想起了之前美國次級房貸金融風暴網路這影片 @@

john6517 wrote:
很多炒房者把自己的炒...(恕刪)

615:炒房不偷不搶,你咬我阿~

在台灣!早就已經淪落到笑貧不笑娼的地步
炒房的個個位居高位吃香喝辣~要他們停止?
等革命吧!只是不知道孫中山重新投胎了沒有~
沒錯
大家選出來的是國民黨哦
還連選兩次

政治就是尋求多數人的利益
很明顯多數人其實都有很多房子
而且不希望房價跌

如果哪天買不起房子的人真的變成多數
如果房價高到真的有很多民怨
那不就選民進黨就好
喊個獨立射個幾顆飛彈
陸資撤 台商撤 外資一起撤
馬上跳樓大拍賣

其實少子化早就發酵了
很多鄉鎮過去幾十年人口外移到房價跟本沒追上通膨

大家也都有房子 只是住哪的問題
你不住台北市會有買不起的問題?
新北市一堆外圍老公寓一坪十幾二十幾 價格二十幾年沒變

你想住舒服住新大樓住交通方便的好區段
想買便宜又等不到才會抱怨吧
資本主義的好處不就是大家都想要的就競標嗎
看你願意從其他地方犧牲多少來換取這個享受
我今年三十六歲 很多朋友都買房子了 有砸錢買台北市小套房 也有買台北市中心四十幾年老公寓的
也是有買到上億豪宅的 其他汐止 土城 板橋 要由我說就是各取所需

所以我的結論是
真有爭議的都是好區段
那好的區段人家買的起是人家本事
人家敢買很貴是人家有膽量
在那邊講泡沫 好像只是眼紅
你會看到有一些人買一億的超跑就說車市要泡沫了嗎
台灣的房地產已經跑了十年,大泡沫遲早將破,越早破,痛苦越少。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不笨,會脫得了手,會撈到一筆,不賺可惜。
必然將有不少接到最後一棒的人,不論是投資還是自住,將來可能不是負資產就是破產,日子將會不怎麼好過。
empirepenguin wrote:
台灣的房地產已經跑了...(恕刪)


當潮水退去的時候,你就會看到誰在裸泳,在哪一個行業不是如此?
放心,對於長線的投資者來說,我們早就知道起伏漲跌是一定存在的
散戶要不要買,甚麼時候買,對我們來說沒有甚麼意義
我們比較注意的是政府的相關政策而不是散戶的動向
房價會不會跌?有漲就會有跌這很正常,但相對於其他商品來說,房地產是易漲難跌,相對來說是抗跌的
當然了,這是指自身地點條件相對較好的不動產物件,那些炒作上來的區域就是怎麼上來怎麼回去

john6517 wrote:
既得利益者.. 永遠...(恕刪)


其實我覺得 長期投資房地產,跟所謂的短期炒房,一樣都是引響民生必需品的方式

短炒->房價漲 = 暴利?(有罪?道德上卑劣?)

長期->房價漲 = 一樣是賺不少... 難道就不是利用民生必需品來藉此獲得利益?

對我來說,以上如果市場機制健全,我會很佩服那些投資客們,畢竟什們投資都有風險,甚麼東西都會有漲跌


但是,每個人的心態一開始都是投資客/投機客嗎? 大部分的的人,手頭上很難隨時有一次可以買兩間以上的

房子,多數是貸款購屋.大部分貸款的人一開始會先買房等過了幾年後,也許家庭成員變多,開創事業,資金周

轉,工作不保,還款壓力過大又或是其他利多因素,給了當初所謂的買房自住客有了想法,

售出原本所謂的自住屋!

人是聰明的,既然這種獲利模式產生了,人們當然會改變他們原本買屋的想法....

有努力工作成家生小孩的人,有離鄉背井力求安定的人,有家裡有富裕資金的人,有眼光精準情報資訊流通的

人, 有鬼迷心竅甘冒風險的人, 大家都想要風險低,利潤高的產品. 進而把錢都放進這個地方,大家都希望

資金可以增加, 於是人們各自想理由喊房價,仲介想明目,建商想噱頭.


買了房子的人 誰不希望撐了幾年房貸後,可以利用出售房產,來減輕負擔or換取更大的房屋更甚至發個一

筆小财!這個行為模式相信對房屋市場價格絕對是一個很大的漲價推手.

至於對錯,小弟不敢斷言. 

就算房屋市場是可以投資,但相對來說,台灣房屋市場對手上持有較多現金的投資客/炒房客,都是相對較

簡單的吧? 

低房貸率,高額貸款,低稅制還有大家觀念都是鼓吹會漲(因為所需付出的成本跟可能利潤根本就差太多)

。。。講真的,如果不把錢放在上面還真的是投資界的聖人or(呆瓜)...


原因問題出在哪? 台灣房產市場法律非常不健全,光一個房屋實價課稅就是舉足輕重的大條文,卻沒有政

黨敢為了國家稅收而執行(又或是不想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巨額的稅收對台灣國庫貢獻之大,絕對是一

大利多。 但甚麼原因無法執行小弟就不在此贅述了...

想請問,美國許多地方房價相對比台灣台北便宜許多,為何長期投資客or短期炒房客不瘋狂搶購呢?

我想房屋稅絕對是美國人買房成本/利益很大的考量重點之一?

為何不來試試看增加持屋成本(美國式的房屋相關累稅賦),來看看到底那些炒房熱度,全民致富之夢

會不會被一棒敲醒!?


附帶一提,小弟本身家裡也是有房產的人,成本增加也一定會讓小弟倍感壓力.

但是此種經濟模式只會弄垮你我未來所居住的環境與子女,台灣產業相信也只會比現在更差不會更好..

西方人會把錢亂花,花在他們喜愛醉心的事物,往往卻創造市場,創造行業

我們想要賺錢,省吃節用,卻築起更高的價位去背

我們的錢....花對地方了嗎?
YUDI Lin wrote:
原因問題出在哪? 台灣房產市場法律非常不健全,光一個房屋實價課稅就是舉足輕重的大條文,卻沒有政

黨敢為了國家稅收而執行(又或是不想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巨額的稅收對台灣國庫貢獻之大,絕對是一

大利多。 但甚麼原因無法執行小弟就不在此贅述了......(恕刪)


這也就是小弟提過的,房價不是看散戶而是看政府政策的原因
哪一個人敢動這一塊他就選不上,你說誰敢動?
馬英九是沒有連任壓力了所以想做,但看來既得利益者的反撲力量也很強,他能做到嗎?我不覺得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是覺得治國像治水,在經濟問題上,疏濬會比築堤的效果好
築堤圍堵只能治標,疏濬引導才是治本之道
推動新的產業政策,只要真的有利可圖,自然資金就跑過去了,還需要擔心房地產價格的問題嗎?

蠢材最愛胡說八盜 wrote:
很多買不到(起)房子...(恕刪)

分享個案例
有個朋友 五年前想在士林買房 但身上也沒啥錢 最後不得已買在社子...5XX萬的公寓
到了今年 這傢伙 搬到天母來了 房價約1800萬的公寓
他說 這五年 他從社子→劍潭→士林→天母 完成了他購屋的願望
如果當初沒買 現在可能連社子都買不起。
雖然揹著房貸 但至少有了理想的棲身之所!!


可以分享一下他各時期的總房價、自備款、頭期款、每月房貸的資訊嗎? 我們真的很想知道他怎麼樣自助兼投資的成功案例!
我有同感 這個案例未必是成功的

五年來一路換屋 相信本金是有獲利的

但是若將獲利全數投入下一間房屋

甚至又揹上更高額的房貸

實在很難說最後的結果會如何

---

搭上投機的狂潮可以贏得驚人的財富

但更重要的是要適時下車

WHYASKWHY wrote:
分享個案例

有個朋友 五年前想在士林買房 但身上也沒啥錢 最後不得已買在社子...5XX萬的公寓

到了今年 這傢伙 搬到天母來了 房價約1800萬的公寓

他說 這五年 他從社子→劍潭→士林→天母 完成了他購屋的願望

如果當初沒買 現在可能連社子都買不起。

雖然揹著房貸 但至少有了理想的棲身之所!!



五年前 如果他買了天母,現在他會搬到信義區呢? 我不認為是這樣

房價隻有在1000萬好脫手 1800萬天母 聽起來很好,但是不好脫手

2000萬買家十分挑剔 1000萬買家 通常隻想要一個的棲身之所

分享個案例

我有一位朋友從計程車司機投資到富有的人

從富有的人炒房到沒有什麼錢

紙上富貴 炒房特性就是大漲大跌 而賺錢落袋的前提就是要懂得「漂亮出場」

人心本貪 漂亮出場 並非每人都能.

joe72home wrote:
是有其中的道理沒有錯...(恕刪)


政府什麼都懂 什麼都會 什麼都預料的到

這一切的衰敗..都是故意的

官員沒那麼無能無知..搞爛台灣絕對不是不小心的或是意料外的是

說到生育

最近許多地區的保母聯合漲價

假如夫妻兩人加起來6萬

兩個小孩保母費超過三萬

房貸假如一萬五至兩萬

基本上就負債度日了

從許多制度面來看,政府在逞罰生小孩的人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