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台北房價可能會回到2002年的起漲點,甚至更低


你的看法不能說不對,但卻有不完整之處

雙北地區依然是台灣發展得最好的地方,依然是所有人最想來居住工作的地方


中南部的人北上工作不是因為環境好,而是逼不得已,因為政府重北輕南的發展導致工作機會集中在雙北區

要是雙北地區都成了鬼城,那中南部豈非要變成廢墟了


雙北不可能成為鬼城, 中南部也不可能成為廢墟, 還在用台北人的角度看世界?


這是比較級不是絕對級的,雙北地區如果房價成了每坪20萬,那中南部應該值多少?自己想想吧


這根本不是比較級的問題, 如果中南部只有每坪10萬, 你覺的建商和投資客誰會賠錢賣? 要不要先去查每坪建材大概要花多少錢?


會下修的只會是那些之前漲過頭炒過頭的地區,那些精華區或是房價相對理性的地區就算修正也不會太大,最後都會回歸基本面
要不要買房真的是每個人的自由,但不該用不正確的資訊來誤導別人


哪裡會下修沒人說個準, 要是說個準, 眼光精準的投資客早就出貨了, 最後同意你說得買房是個人自由, 但我覺得資訊就放在那邊, 自己想買房就自己判斷吧
aswem wrote:
中南部的人北上工作不是因為環境好,而是逼不得已,因為政府重北輕南的發展導致工作機會集中在雙北區
...(恕刪)


怪誰,這難道能怪馬桶?有甚麼樣的選民就有甚麼樣的政客啊,南部長期是誰執政?也沒看到他們中央執政的那八年做了甚麼重南輕北的事,所以不要倒果為因,是南部沒有這個發展條件,不能說政府重北輕南,人家的地點就是商業區的三角窗,你山坡地或是工業區要怎麼比呢?
就像那些能蓋水壩的地方也要有那個地利條件,不是甚麼地方都能蓋的

某黨執政的時候到處蓋機場,結果呢?每個地方都應該公平的蓋一座機場嗎?不要拿重北輕南來說嘴了啦,原因是南部本身就沒有那個發展條件,就算蓋了也發展不起來何必浪費時間和金錢去蓋?
aswem wrote:
這根本不是比較級的問題, 如果中南部只有每坪10萬, 你覺的建商和投資客誰會賠錢賣? 要不要先去查每坪建材大概要花多少錢?

...(恕刪)


不勞您費心,這個基本觀念我有,所以我從來不做房地產崩盤的美夢

為什麼這些新建案都推豪宅,那些不懂這些基本觀念的小老百姓當然搞不清楚了,每坪建築成本最少就要十幾萬的地方再加上昂貴的土地取得成本,房地產價格又怎麼會便宜得了

建築成本也是南北有別,北部稍高,建材就看是src還是rc,就算是南部現在應該也沒有加強磚的建案了吧
像你會在房地產高檔大力投資,當然是不相信房地產崩盤,但你不相信並不代表不會發生。

建築成本是建商自己要去擔心,至於能不能回本,就看巿場,假如賣不掉,成本打幾折也要賣,還管你SRC還是RC多少成本,虧損建商自己要吞下去。

你之前不還斷數落人家沒有常識,你該不會連做生意沒有包賺這簡單道理都不懂吧? 假如每個都能賣比成本髙,那來這麼多公司經營不善倒閉。

cazando wrote:不勞您費心,這個基本觀念我有,所以我從來不做房地產崩盤的美夢

為什麼這些新建案都推豪宅,那些不懂這些基本觀念的小老百姓當然搞不清楚了,每坪建築成本最少就要十幾萬的地方再加上昂貴的土地取得成本,房地產價格又怎麼會便宜得了

建築成本也是南北有別,北部稍高,建材就看是src還是rc,就算是南部現在應該也沒有加強磚的建案了吧
如果房地產的價格真能在短期內腰斬,那麼台幣也會迅速貶值,不要忘了台灣很多東西都要靠進口的,在購買力大幅下降的同時,誰還有心買房子,吃飯可能都是問題了。

sergehsiao wrote:
如果房地產的價格真能...(恕刪)


您是說房地產腰斬會造成外資大撤退嗎?
不是得話,為何房地產腰斬台幣會迅速貶值?
如果是得話,可以講一下哪個數據顯示我國房地產多為外資持有? 並且講一下外資持有國內房地產的成數為何?

基本上我的理解是,外資熱錢會流入貨流出某個國家的原因是在於該國的國際競爭力強弱;當競爭力強,該國貨幣比較容易升值,所以國際熱錢容易流入,當競爭力弱,就是相反的狀態流出
但無論流入流出,千萬別忘記國際熱錢炒作的目的,就是要賺匯差! 房地產變現率比股匯市差太多,要說外資近來投資大量房地產這樣的狀況,我想不太容易發生,畢竟真的風吹草動時,這些國際熱錢來不及變現得話,就要跟這個國家貨幣貶值的來臨而陪葬!

sergehsiao wrote:
如果房地產的價格真能...(恕刪)


台灣很多東西是依靠進口是沒錯,對一半而己
台灣很多獲利是依靠出口的

台幣不管眨值升值都有好壞

外資不會投入台灣的房地產,算一算投資報酬率比低的,誰要來投資?
要炒房就如上一次的雷曼兄弟一樣用高級包裝來炒還比較容易獲利
就算是國外營建業也只是來台做工程建設而己,不是買地蓋販厝銷售

帝寶 我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
每個國家的稅制,經濟體系,政治生態,文化都不一樣。直接拿日本美國西班牙等國家的例子來比恐怕行不通。若直接拿經濟衰退以及大環境的因素來看房價未來的趨勢感覺也行不通。因為如果這樣,2008年的時後房價就應該已經跌回2002年的水準了。即使現在的房價跟國民所得不成比例,即使空屋率不合理的大,這些看似不合理的因素已經存在很久了,該發生的2008年就該發生了。嚴格來講台灣的房價已經脫離常態所以要用常態來分析恐怕也不足。我要表達的就是台灣的房價要崩盤除非有重大稅制改革或重大災難發生,不然絕對不會無緣無故腰斬。

講到重大稅制改革,奢侈稅的時候也一堆人看空,連房仲和建商都緊張了。但是結果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經歷過奢侈稅後,目前在市場上的投資客都是口袋比較深的,沒有倒貨的必要,這相對也移除了看空的因素。經歷過奢侈稅後,目前並沒有新的稅制改革議題,不曉得房價要如何無緣無故腰斬?

我認為法拍屋的數量是一個很好的指標。這幾個月法拍屋數量大幅減少。代表目前房價至少持平。當房價低於貸款時的買價時,很多人會選擇讓房子被拍賣。另一方面這也是經濟情況的指標,代表現在的經濟並沒有大大你講得那麼差。平均薪資的確沒有上漲,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有工作繳得起房貸。

我的看法是短期內房價不會有太大變動。
matiasimon wrote:
每個國家的稅制,經濟體系,政治生態,文化都不一樣。直接拿日本美國西班牙等國家的例子來比恐怕行不通。

以前有一陣子,版上很流行這種看漲文。
「你看隔壁香港漲成這樣,台灣漲的還比人家少,已經算便宜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