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房貸年限延長到40年,真的爽死了!

房貸四十年 ~問題根本沒解決,真對真的要自住的人,本加上"四十年的利息",
總房價變貴了,二十歲工作,房貸還完已經"六十歲"

根本為,建商跟投資客解套,老百姓,真的要三思
房貸要貸30年就已經很看條件了,貸40年我看要軍公教吧.但我還是支持,因為多一種選擇也是好.至於說房價貴的,拜託搬來南部住吧,至於說什麼100年都買不起,那萬一生在紐約呢?不就1000年買不起.
感覺只是讓高房價合理化,唉...有這個政策,我看房價又降不下來了..@@

Jackhwang99 wrote:
支持40年房貸.
最好有20年,30年,40年房貸等提供年青人更多樣化選擇.
且建議貸款年限越長,利率更低,能更有吸引力,減低負擔.
使較弱勢迷惘的年青人有所感動,現在政府能使人民感動的事實在太少.
當然對投資客要所有限制及打擊,現在大家最care是投資客會推高房價.
但不要為打擊投資客,反而損害大多數年青人購屋需求,難圓年青人台灣夢....(恕刪)


是啊!圓個基本生活需求的夢原本只要20年,現在卻要40年,極度不合理

投資客也打擊不到,反而助長投資客,讓投資客可以更輕鬆的負擔每個月的支出

投資客更是放心的出手,也不怕套牢

啥叫基本需求?就是不應該讓需求變成夢想,

食衣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不是人的夢想,現在會變成夢想就是一種變態的情況

不去改變錯誤的事情,反而用夢想的謬論來....

政府應該想方法讓人民可以再努力工作就可以達到基本需求的目標

而不是整天用夢想來畫大餅,這樣會對誰有利呢?

年輕人嗎?建商嗎?財團嗎?投資客嗎?

30歲買屋繳貸款到50歲已經很慘了,現在還讓你繳到70歲,大家有想過70歲已經是怎樣的身體狀況了嗎

因為月繳的錢變少,所以讓更多的人買房子了,那房價會越高還是越低?

如果是房價會越高,那是誰受利呢
當然不支持40年房貸!

即使現在有能力買房
也不代表說以後還有能力付的出來這筆金額
未來的變異數太多了!
萬一又遇到金融風暴、或是經濟泡沫化
40、50歲遇到裁員
錢該從哪裡生
總不能很可愛的說可以讓子女下去承擔這一切

最重要還是要請政府想辦法打房
以及如何讓無殼蝸牛有房安居樂業
而不是盡想些看似很有誠意
但實際上卻會讓人民反彈的政策

建議政府多學學新加坡政府蓋公共組屋
並且有種種的限制以及規範
把房地產市場的主動權
牢牢的掌握在政府手裡
即使很難也要做!



n8ttr wrote:

是啊!圓個基本生活需求的夢原本只要20年,現在卻要40年,極度不合理

投資客也打擊不到,反而助長投資客,讓投資客可以更輕鬆的負擔每個月的支出

食衣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不是人的夢想,現在會變成夢想就是一種變態的情況

不去改變錯誤的事情,反而用夢想的謬論來....

政府應該想方法讓人民可以再努力工作就可以達到基本需求的目標
...(恕刪)

是讓你沒飯吃啦?
還是沒衣穿?
現在是住哪?難不成在公園流浪嗎?
其實付四十年,我覺得倒不如先租房子

我看好房價最慢十年後會爆跌

第一,實價登錄,扣稅差不多上路了

第二,全球少子化第一的台灣,會步上日本的後塵,日本1989房價大崩盤,全部至少腰斬,

我們目前空屋率大約二十% 比日本崩盤那時候還多,生的小孩比他們還少.房價永遠會再漲?

好好想想吧
喵喵plus wrote:
其實付四十年,我覺得倒不如先租房子

我看好房價最慢十年後會爆跌

第一,實價登錄,扣稅差不多上路了

第二,全球少子化第一的台灣,會步上日本的後塵,日本1989房價大崩盤,全部至少腰斬,

我們目前空屋率大約二十% 比日本崩盤那時候還多,生的小孩比他們還少.房價永遠會再漲?

好好想想吧...(恕刪)

您是立志要洗版嗎?
有些老人家眼睛不太利,又用手機看。還以為手機壞了耶!
公德心!

fxben wrote:
...是啊...年紀稍長的人啥沒有..自己以及週邊親友的"慘痛教訓"倒不少...

年輕人相對缺乏財務規劃以及風險評估的經驗,年輕人可以樂觀天真地"裝作不知道",

作長輩的怎麼可以昧著良心坑殺他們!?而且還是由"博士級"的部長端出這顆毒蘋果?

是巫婆還是白痴!? 這種"利令智昏"之"利"正如版友的形容是可口的毒葯,

不過還是有一堆人(高度懷疑某些人的真實身份職業,不是者別對號入座啊!)頻頻發文稱頌,

感覺真的很像主力發利多消息掩護出貨坑殺散戶之操作手法,才忍不住回文反駁一下...

這兩天在01拜讀不少有關都更的文章,論戰激烈,不乏高手,從真理愈辯愈明的角度看,

著實長了不少知識!比起極度反智與綜藝化的媒體所呈現出來的鬧劇角度,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相關四十年房貸的標題或討論就...

在下只是個路過的小老百姓,有過投資失利的痛苦,也看過一些財務槓桿拉得太高的朋友,

慘遭套牢週轉不靈,愈陷愈深,弄得好好一個家也毀了...不論任何型式的"貸款"都屬財務槓桿操作,

不少人只看到好的一面掩蓋了潛在之凶險...台灣可不比美國啊!美國法律對破產申請人是很"慈悲"的,

所以不少人(估計至少3~5百萬)可以白爛換個地方從新開始,那台灣呢?

銀行的做法是"竊國者侯,竊鉤者誅",欠到讓銀行都怕的就動不了,相對弱勢的小債務人才追殺到死,

在小小的台灣能躲哪裡去?不知道年輕人曉不曉得債務協商不得有律師陪同,

進到"密室"去面對3~5個專業的銀行代表,相較之下比犯罪嫌疑人的情境還不如!

這就是號稱講究人權的台灣現況!正因為有法條與存保基金作後盾,銀行才有膽任意擴張信用,

浮濫核貸,反正上有政府,下有房奴,萬一出了狀況又碰上還不出錢又耍賴的客戶,

就當作不良資產賣給"資產管理公司"...那些人可是不好惹的,看看社會新聞就知道!

講這些鬼話好像在唱衰"年輕人的夢想"...許多人更不認為"壞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在這個利益交錯利字當頭的資本主義社會裡,牽扯到利益通常都往人性卑劣的方向走,

跟腦海中"綺麗的美好未來"絕對是強烈對比!"涉世未深"或"考慮欠週"是不能作為債務協商

寬限之藉口的...銀行也知道債務人沒錢,它只是用強烈暗示不親口說出:「去榨乾親友」來還錢!

公平正義這檔事兒...三十歲信叫天真,四十歲還要是笨蛋,實際上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公平正義是自己爭取來的,尤其在商業上不是別人該給的...最好能理解自己的弱勢地位,

任何人沒事獻殷勤給好處,小心非奸即盜!



閣下真的是頭腦清楚
苦口婆心
給您一個

在勢利鬼充斥的01房地產板
有多少年輕人就是這樣傻傻被坑殺掉的!



40年房貸只會讓房市價位逼高

如果在最原始有多少錢做多少事的情況下,需求跟價錢關係應該是互相制衡的(也不含投機客炒作狀況下),
我有多少錢,我就只能買多貴的房子;沒有人買,房價就掉下來。

但是接著貸款出現了,我可以只付頭期款就買房,剩下的我以後慢慢還,
因此買房門檻降低,買房量就會提高,量提高價錢當然也跟著往上漲
(屋主:一堆人要買房子,我當然賣價錢越高越好,你不要別人要)

現在再來個40年貸款,門檻降更低...量跟價錢可想見...
的確40年貸款可以讓每月攤提成本降低,但是買屋的總價也會更高(況且還需要支付利息)。
或許40年貸款可以讓這代的人突然有能力買房子,但是未來呢?
等到我們下下輩的孩子要買房時,房價是不是已經高到要辦60、70年房貸才買的起?

要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要做的應該是降低把房子拿來投資的價值,
譬如奢侈稅(雖然效果有限...),或是擬議要實行的實價課稅,
讓房地產投資價值低於其他投資方式,錢才不會都往房市砸
讓真正有需求的人才會掏錢出來買房子。

個人淺見,有誤請指教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