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是"經濟過熱"造成的通膨 (也就是需求造成的通膨), 這個時候政府通常會採用相對的升息措施, 請注意到"經濟過熱"這個 key word, 這個通貨膨脹也表示著經濟環境熱絡, 意味著金融市場的資金投資管道充足, 銀行的爛頭寸減少, 有比較多的投資標的, 所以銀行升息是水到渠成, 當銀行調升利息, 則有可能會造成部分資金不足的投資客或者無法承受利息壓力的購屋者拋售造成房價下跌, 這個下跌的時間一般來說並不會太久, 甚至有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而且結果就是房屋從資金少的弱勢投資客或者擁有者迅速的換手到銀行, 資金雄厚的投資客或者有錢人手裡
但是如果是原物料來源的成本上漲, 但是經濟卻沒有過熱現象, 政府這時候升息反而是有點不智, 首先是經濟沒有過熱, 相對來說在投資標的並沒有增加的情況, 調升利息, 只會造成銀行的閒置資金增加, 但對經濟市場確有壓抑的結果, 另外就是利用升息吸引國際資金, 以國際原物料來說, 因為台幣的升值, 可能有降低物價的效果, 但是同時高利率和對貨幣升值的期待, 會造成熱錢進入台灣, 以台灣淺碟型的股票和房地產市場來說, 這些熱錢停駐台灣往往會造成股票和房地產上漲, 以台灣的經驗來說, 上一次的房地產上漲就是在台幣/美金兌換匯率從40狂升到25的那一段時間
房地產到底何時會跌? 秉持著一貫立場, 從整個台灣來看, 只有當經濟狀況嚴峻, 資金外移, 台灣的房地產就會呈現全面的疲軟和走弱 (像是1995年開始的資金外移, 2000年的網路泡沫, 2008年的金融海嘯), 從地方區域來看, 要維繫一個區域的房地產還是取決於這個地方的整體發展和就業機會, 只要有就業機會, 就能增加人口的遷入, 和刺激這個區域的消費經濟, 再度增加了服務業的就業機會, 而發生正向的就業循環和人口移動, 這也是為什麼2003年北部房地產上漲, 南部缺依然小跌的原因, 整體的房地產是開始全面走揚(仍然是北部大漲, 南部微漲)的時候則等到2007年初, 台灣終結將近20年的資金淨流出狀況之後, 南部地區的房價才開始所謂微幅上揚
whowho5566 wrote:
你都知道物價漲三倍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