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北部薪資所得分布看房價問題


ganman wrote:
假設月薪未滿40K..在雙北不能買房..相當於有62.79%的人無法買房.....(恕刪)


有種東西叫做雙薪家庭

還有一種一定有的叫父母

我有朋友好命 月薪不到30K

剛畢業就有車有房還結婚

不是每個人都白手起家獨自奮鬥
迷戀印度的大雄 wrote:
我只是想問你有哪些公...(恕刪)


這樣說好了
不少公司勞保是保較低的(節省開銷)
甚至只有2萬左右
但年度扣繳憑單卻會報員工實際所得
如果實際所得提撥72萬給員工
國稅局的稅務員查稅
也會要求提供原因(勞保與實際所得差距原因,若以多報少是犯法的,因影響職災賠償金額)
是否為加班所得或其它所得
公司大多提供的原因則是
基本薪資2萬
每月加班也許多五千六千
其它為分紅、甚至是年終所得

如果您知道過去政府、媒體的常見民調
國民月薪來源主要是以勞保為主的話
或許您就懂小弟在說什麼了
因為算一算,實際的年收入
可能真的是年勞保的金額還多上十個月以上

再者,若要討論實際真的領十個月的公司
發十個月年終確實很多~雖說仍算少數
國內百大企業
富邦這幾年來不只一次超過十個月(員工近兩萬人)
遠傳、中華電信、台哥大年終含紅利都九個月十個月(員工也數萬)
王品幾乎每年超過十個月(員工數千人)
台積電雖固定兩個月,紅利卻高的可怕,含獎金也不輸十個月(員工也數千人)
裕隆汽車年終七個半、紅利上限兩個月,再加獎金也破十(員工數千)
中華汽車年終六個半,紅利二、三個月(員工數千)
事實上包括今年在網樂通看到的壹電視新聞媒體今年一月報導
年終紅利約十個月的就有一百多家公司
可能您要算都算不完的量

台灣人口實際約2300萬
有四百多萬退休人口、台灣每年新生兒約15~20萬,雖過去二十年有三~四十萬
但仍以20萬計算,二十歲前不工作,20年乘上二十萬
目前可能也有四百多萬的學生

今年看到的資訊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soul-mate/listitem/view?iid=153
480+644=1100萬左右的勞動人口
算起來跟媒體報的也差不多
1100萬人中約有4~5%的人口待業
約有50萬名公務員
超過二十歲者男性
還有數十萬名的義務役軍人

其實算了這麼多是想告訴您....
如果這些人都扣掉了
其實台灣其它的勞動人約8~900萬
但就有數十萬人年終是還不錯的(如果媒體報一百多家公司年終紅利超過十個月為真)
難道這些都是少數?

而民調常見以勞保金額調查作為依據
事實上這金額是偏低的...(勞保在許多公司只會報低不會報高,雖是違法,但省開銷)
這些只會高不會低..
台灣人也沒您見得這麼窮喔^^
WonderDragon wrote:
這就是我說日本人差勁的地方!


有版友說千代田區人口密度少,

那一大片綠色的不知道是什麼?

這應該算是台北市那裡?


千代田區是日本東京都內特別區之一,於23個特別區中位於接近中心位置。

日本天皇的住所(皇居)、日本國會(永田町)、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靖國神社與大部分設置在大手町的中央省廳(中央行政單位)等等,皆位於千代田區內,是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除了政治中樞的機能外,日本諸多著名公司的本社也設在該區,而聞名海外的電器街秋葉原也在千代田區。...(恕刪)


這樣比是沒意義的
因為每個地區的地形不同
硬要比中心位置
台北市的中心位置是大直、內湖的金面山
在山上房價低,人口也低

何不像媒體一樣比精華地段
像日本港都 六本木之丘附近的房價
約每坪290~450萬新台幣(也有其它精華地帶超過每坪200萬
台北市較貴的可能一坪也要200萬,但數量區域可能不比日本大)
而便宜的地段就不比了
台北不管平均房價、平均物價、甚至地稅負、房稅負都比日本低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TE/093/TE-R-093-004.htm
台北市的總面積271.7997平方公里,平地面積116.87平方公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C%97%E5%B8%82
台北市人口2,652,959人
平均平地人口密度22700人/平方公里
而東京整個人口密度是14000人/平方公里
但東京有沒有山?
有的...只是不會像台北市盆地一樣只有不到50%的面積利用率

台北市擠不擠?
當然擠
數字只能看到居住人口
但看不到上班族
您知道每天有多少人要從新北市到台北市上班嗎?
恐怕很多數據拿出來看
這也難怪台北市會漲不停
也難怪會有錢人也喊著買不起了

randyj wrote:
這樣說好了不少公司勞...(恕刪)


大大講的公司是沒錯啦

不過很多公司上千名員工並不一定是集中在台北市

加上現在外商來台設廠的,大多集中在中南部




認真過日子 wrote:
大大講的公司是沒錯啦...(恕刪)


是的
但不少有錢人也都是想錢進台北市
在北市落腳買房
不能用現在的月薪算吧...

台北房價狂飆是這十年...
多少房子是十年前蓋的..都是十年前買的...

是因為新屋太貴...而造成中古屋大幅跟著上升...
新的法規要求公設,要求建蔽率,所以都是大坪數...

在國外住在都市中心的本來就少..
通勤時間長..
中心都是政治或商業區...

也許以後要住進台北市真的越來越難了...
如果純粹以薪資來看,我說說我的例子~
我26歲出社會(研畢,役畢),我70年次的~
第一份工作就是業務,我的底薪只有30k,但是我一個月獎金有40~50K(平均水準),而年終則有3~6個月底薪,
所以工作個3,4年,我存了200萬,在30歲之前,我買了第一間房子在土城,總價500萬,30坪~
我不靠家裡(家裡在大遠百旁有房子,50m內,1~200坪,還有小部份的錢櫃ktv在收租金,可是我沒和家裡拿一毛錢來買房,我是老板橋人了),
所以我真的不覺得靠薪水不能買房,只是看你要買在哪裡,不要超越自己的負擔就好了啊~
我身邊的朋友都是白手起家,有的開公司,有的做金融專業工作(研究員,基金經理人等),
我們不靠家裡都買了房~所以我覺得機會還是有,只是有沒有把握而已,
不要說薪水低,我也是做業務出來的啊,財富都是自己創造的啦~
ps:不好意思,打打嘴砲,只是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都說薪水低,然後有獎金的職缺也不去做,唉~
和我一起進公司的內勤,行政,薪水現在才3萬多,我做過業務,現在換做半內勤的工作,底薪也60k,
所以啦~不要再說薪水不能買房了~
randyj wrote:
這樣比是沒意義的因為...(恕刪)


找個人口密度一樣的來比好了,

東京都豊島區和台北市大同區都是平地,

人口密度一樣都是2萬1千左右,

這個東京都豊島区千早3丁目透天厝一千四百多萬而已,

土地17坪、實坪建坪30坪、徒步五分鐘捷運,

周邊行情都是如此,不是特例,

大同區那裡有這樣的透天厝啊?!

不要說大同區了,連永和、新莊都不太可能!


有人說日本固定資產稅高,

但是我寧願每個月多繳五千的稅給政府,

也不要因為房價多貴200萬而每個月多繳一萬的利息,

更何況房價不是只貴200萬而已,

而且固定資產稅說實在也不算很高!

randyj wrote:
這樣說好了
不少公司勞保是保較低的(節省開銷)
甚至只有2萬左右
但年度扣繳憑單卻會報員工實際所得
如果實際所得提撥72萬給員工
國稅局的稅務員查稅
也會要求提供原因(勞保與實際所得差距原因,若以多報少是犯法的,因影響職災賠償金額)
是否為加班所得或其它所得
公司大多提供的原因則是
基本薪資2萬
每月加班也許多五千六千
其它為分紅、甚至是年終所得

如果您知道過去政府、媒體的常見民調
國民月薪來源主要是以勞保為主的話
或許您就懂小弟在說什麼了
因為算一算,實際的年收入
可能真的是年勞保的金額還多上十個月以上

再者,若要討論實際真的領十個月的公司
發十個月年終確實很多~雖說仍算少數
國內百大企業
富邦這幾年來不只一次超過十個月(員工近兩萬人)
遠傳、中華電信、台哥大年終含紅利都九個月十個月(員工也數萬)
王品幾乎每年超過十個月(員工數千人)
台積電雖固定兩個月,紅利卻高的可怕,含獎金也不輸十個月(員工也數千人)
裕隆汽車年終七個半、紅利上限兩個月,再加獎金也破十(員工數千)
中華汽車年終六個半,紅利二、三個月(員工數千)
事實上包括今年在網樂通看到的壹電視新聞媒體今年一月報導
年終紅利約十個月的就有一百多家公司
可能您要算都算不完的量

台灣人口實際約2300萬
有四百多萬退休人口、台灣每年新生兒約15~20萬,雖過去二十年有三~四十萬
但仍以20萬計算,二十歲前不工作,20年乘上二十萬
目前可能也有四百多萬的學生

今年看到的資訊
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soul-mate/listitem/view?iid=153
480+644=1100萬左右的勞動人口
算起來跟媒體報的也差不多
1100萬人中約有4~5%的人口待業
約有50萬名公務員
超過二十歲者男性
還有數十萬名的義務役軍人

其實算了這麼多是想告訴您....
如果這些人都扣掉了
其實台灣其它的勞動人約8~900萬
但就有數十萬人年終是還不錯的(如果媒體報一百多家公司年終紅利超過十個月為真)
難道這些都是少數?

而民調常見以勞保金額調查作為依據
事實上這金額是偏低的...(勞保在許多公司只會報低不會報高,雖是違法,但省開銷)
這些只會高不會低..
台灣人也沒您見得這麼窮喔^^


真的??
從你每天早上起床山門後,看到的來說吧...
1.早餐店裡的服務人員,你認為他們薪資多少?
2.出門看到一堆計程車,公車,你認為他們薪資多少?
3.到公司看到公司一堆的保全,你認為他們薪資多少?
4.看到路邊發傳單,賣房子舉牌人員,他們薪資多少?
5.加油站的工讀生,正職人員,薪資多少?
6.逛逛加樂福,大潤發,百貨公司,他們薪資多少?

只能和你說,你看到薪資較好的,真的是少數....

WonderDragon wrote:
找個人口密度一樣的來...(恕刪)


大大是內行人,日本的固定資產稅其實沒有很高,當然和台灣的土地稅和房屋稅不能比啦,不過日本對符合法規的住宅有3或5年的減稅,如果是純住宅區的話,減免時間更長,有點像是在日本買車一樣,新車車檢費用便宜,舊車貴

日本對自用住宅有很多優惠,除了可以申請優惠利率之外,對地方政府也可以申請補助利率以及利率可以抵所得稅,但是如果戶籍沒在那兒或是不住那兒,或是把房子出租的話,那這些優惠就立即停止,等回來住時再享受,不然抓到的話就很慘

況日本的住宅都是以實坪計價,完全沒有公設,以牆壁內緣算起,陽台是緊急逃生用的,所以免錢的,有些建物的陽台特別大,那就賺到的

坐過幾次東京的地鐵,好死不死剛好碰上通勤時間,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所以當年留學時,我就選其他城市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