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美河市,你是不是有上百棟在賣啊!太扯了


小巫先生 wrote:
我想問你一下,台灣最多戶數,總金額最高的預售屋案子有沒有超過兩千四百戶?
在請問一下如果有的話他賣多久?
倘若如果沒有,賣兩年是算賣的快還是賣的慢?


查了一下,美河市自96年初賣到99年,至少3年,

以96-99的房地產上揚氣氛,

加上是捷運共構,個人認為賣的十分慢,

任何一個96-99年的捷運共構有賣超過一年的嗎?

6個月就算久的.

這麼多猶豫的購買者,未來大量的釋出在所難免.

6161 wrote:
查了一下,美河市自9...(恕刪)

你這樣是選擇性回答
量體不同,單價不同,總價也不同
你要拿一樣的標準去比才有意義
如果他是第一個這樣的量體單價跟總價,就沒有什麼好比的

小巫先生 wrote:
量體不同,單價不同,總價也不同
你要拿一樣的標準去比才有意義
如果他是第一個這樣的量體單價跟總價,就沒有什麼好比的


很詭異的回答,
這世界有量體同,單價同,總價也同的建築案例嗎?

2400戶,看似很大,但是很多新市鎮2個社區也差不多了,

新市鎮單價雖低,但是地點相對也差,1-1年半完銷也正常.

如您說來就通通不用比了,

美河市就是賣得好又賣得快才對嗎?

任何建案賣3年都是慢的,也絕對猶豫著很多,

不然把賣超過3年的所有案子找出來,

看是不是相對的弱勢,答案應該很清楚,

如果是好東西.合理價格不可能在不錯的時機上賣這麼久.


DEL下一篇~DEL下一篇~DEL下一篇~DEL下一篇~DEL下一篇~DEL下一篇~
6161 wrote:
很詭異的回答,
這世界有量體同,單價同,總價也同的建築案例嗎?

2400戶,看似很大,但是很多新市鎮2個社區也差不多了,

新市鎮單價雖低,但是地點相對也差,1-1年半完銷也正常.

如您說來就通通不用比了,

美河市就是賣得好又賣得快才對嗎?

任何建案賣3年都是慢的,也絕對猶豫著很多,

不然把賣超過3年的所有案子找出來,

看是不是相對的弱勢,答案應該很清楚,

如果是好東西.合理價格不可能在不錯的時機上賣這麼久.


不知道是系統LAG還是怎樣剛剛沒出來
我並沒有說美河市賣得好又賣得快
而是以這樣的條件真的沒有什麼好比的


問你幾個問題

預售屋是賣越快CLEAN賺越多還是慢慢賣利潤大於成本賺越多?(當然不是每個CASE都跟美河市一樣)
為什麼元利的房子都要蓋完才賣?
你有沒有聽過翔譽雙子星跟代銷的新聞?
如果賣貴一點的營收利潤>>>>>貸款利息 你會選擇賣貴一點多賺一點 還是馬上CLEAN少賺一點?
至於你說合理的價格是給買家說了算 的還是建商的股東說了算?


最重要的是
捷運聯開案是每一棟都能同時賣還是一次只能一棟一棟開放賣?
開放的時間跟棟別是建商說了算?還是代銷公司說了算?還是捷運局說了算?


如果你要拿新市鎮來比,去年的W丰上279戶單價17萬上下 兩個月CLEAN
美河市2400戶 加上逐棟開放 一坪40~45 賣兩年我真的覺得不算慢
既然要討論我們就來好好的討論一下



美河市:
美河市,位於捷運小碧潭站與北二高安坑交流道及環河快速道路的交會處,規劃十六棟(其中商辦2棟、商場1棟、住宅13棟,日勝生分得商辦1棟、商場25%、住宅12棟),其中日勝生住宅可銷售面積為57,800坪,辦公大樓可銷售面積為11,200坪,商場坪數為22,000坪(目前規劃出租,日勝生持有25%)。
住宅與辦公大樓共6.9萬坪,總銷金額約280~290億元。4/25/2010截止,銷售金額已達273~275億元(銷售金額275億元、簽約金額為273億元),銷售率已達94~97%,預計可望在05/2010完銷,已於06/2009達到完工比例法認列門檻。2009年底工程進度已達 19%、當時2009年底銷售率83%計算,貢獻2009年營收金額為44.2億元。美河市2010年累計工程進度可達55~60%,2011年底完工,IBTSIC預估「美河市」將可貢獻2010~2011年營收金額為100~110億元與130~140億元。

這樣可以嗎?

6161 wrote:
很詭異的回答,這世界...(恕刪)

大大可能沒有去看過.那並不是一開始就全面開賣的,他們每期只賣幾棟,分了幾期在賣.
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賣,但任何公司都有他的行銷考量,先放一些試水温,後續的可以逐步調整,也可能是資源有限,時間與代銷本來就簽這麼長的時間
老實說它賣得好不好我也不清楚,但我07及09年都曾經去看過(沒下手...),當時可選的戶數已真的不多了,那時也超過預算沒下手.
現在想撿便宜看來也不太可能了...再加上奢侈稅,成屋後除非能找到斷頭戶,或換屋賣方,不然也沒人會便宜出貨的.


小巫先生 wrote:
不知道是系統LAG還...(恕刪)


美河市是從96/3-99/5為銷售期,因此應該是3年2個月,

快或慢,或許有各家說法,但是很顯然與96-99的房地產狀況背道而馳,

目前網路上許多投資客的開價在40-45之間(扣除車位),面河與面市區都有,
當然也有45-55都有,

可能情況有二

1.當時售價在40-45(閣下說的)導致銷售緩慢,並且造成現今脫手戶十分悲情,
96-99買屋的人居然在民國100年要用原購買價為開價銷售?
如此勢必要賠錢或是不賺錢賣出,房市多頭買進居然無法獲利,十分無奈.

2.當時售價在30-40之間,如此才有些微獲利,但是售價如此又不能解釋當時銷售如此緩慢之狀況.

總之若是45買進現在應該要長期抗戰多年了,不過自住沒差,

此外最悲情的世界首席,也是海悅代銷,看來要賣超過3年2個月了,
或許也是越賣利潤越高吧.




AudiFan wrote:
戶數多 住戶品質參差不齊......
千金買屋萬金買鄰 戶數多 流動率相較大
不小心旁邊住了惡鄰居
是不是有捷運商場百貨及空中步道 有交通......
就能讓你火氣全消

多看多比較(恕刪)

千金買屋萬金買鄰,這位大大說得沒錯.
價格是篩選鄰居的重要方式之一,有一定的門檻才會聚集一定素質的鄰居是一定的.不是說有錢人水準一定比較高,也不是說買不起一坪40萬的水準就低,我們只能用比例和經驗來推論,希望鄰居不要太差,免得連一坪100塊的管理費也繳不出來就累了.
這也是何以台北市房價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錢人的聚落是很明顯的.當我買不起台北市,當然我也希望不要與素質太低的鄰居為鄰,因此只能說從預算上儘量找好一點的案子,而不是全部以價格為考量.

另外大大的邏輯是有問題的,我懶得說明,惡鄰居不是你我能選的,價格固然不是全部,但也算一項篩選指標.沒有人說戶數少就不會有惡鄰,你可以看電視上新聞的惡鄰都是在老房子裡公寓居多.
再者,未來他的管理方式如何,是分棟管理還是??前面的湯泉聽說管理不錯,難道他的戶數少嗎?
我之前在中部租的社區新大樓,我房東就不交管理費,全社區不到70戶,一坪25塊,每天就看到公佈欄上數十戶的欠費通知...不知道這種社區外觀漂漂亮亮,一坪十來萬,你會去買嗎?

6161 wrote:
此外最悲情的世界首席,也是海悅代銷,看來要賣超過3年2個月了,
或許也是越賣利潤越高吧.


實際情形是被奢侈稅打到
本來賣得很好,奢侈稅一出來都T得差不多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