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談的都是房子,一棟棟被數據化的房子,但我想談的是人,一棟以人為主的房子.我文筆不好,要不然出本書,書名叫"台灣-在故鄉離鄉背井的台灣人".想表達的是,許多台北以外的人離鄉背井到台北打拼,而住在台北人卻又因經濟戰爭被趕出台北的人離鄉背井.對於一個小市民來說,什麼樣的政策可以讓我在故鄉買上一棟房子,那就是好政策.那才是我的問題中心.其它的都是多餘的.
李小雞 wrote:我是房仲業,站在主觀...(恕刪) 邏輯不對吧因為 你前提就是 賣房的人 就是有錢若是缺錢 搬家 那與其留著繳稅 繳水電 管理費倒不如便宜一些賣那漲跌還是未知數漲跌還是看整體的經濟面吧
實價登錄的國家不少,有的地方跌、有的地方漲,因為市場是這樣,受到實價登錄的影響有限。舉例來說:以前預售屋買賣要換約,賣方跟建商買的價位都看得到,很多人都知道賣方當初買了多少錢,這樣跟實價登錄知道成交價的意義一樣,而且是同一標的物,也知道你跟他買了之後要被賺多少錢,但是有需要負擔得起而墊價去買的人還是不少。所以我對實價登錄的效果保持懷疑的態度,所以覺得不需要勞民傷財來做這一件事,預算拿來大家分一分還比較實在。
實價登錄的國家不少,有的地方跌、有的地方漲,因為市場是這樣,受到實價登錄的影響有限。舉例來說:以前預售屋買賣要換約,賣方跟建商買的價位都看得到,很多人都知道賣方當初買了多少錢,這樣跟實價登錄知道成交價的意義一樣,而且是同一標的物,也知道你跟他買了之後要被賺多少錢,但是有需要負擔得起而墊價去買的人還是不少。所以我對實價登錄的效果保持懷疑的態度,所以覺得不需要勞民傷財來做這一件事,預算拿來大家分一分還比較實在。
買賣價格高低本來就是供需的問題不是嗎?隔壁賣20萬一坪,如果你需要錢你就可能降價賣阿,如果依個區域成交量都不好,不是就會平均降嗎?至少那是回歸供需調整的真實價格不是嗎?開玩笑問大家,為什麼我們不能聯合控告所有哄抬價格的人違反公平交易法呢?友達、奇美等公司不是都有這問題,甚至有高階主管被抓去關嗎?
wenyuliao wrote:開玩笑問大家,為什麼我們不能聯合控告所有哄抬價格的人違反公平交易法呢?友達、奇美等公司不是都有這問題,甚至有高階主管被抓去關嗎? 當然不行,因為訂定法令和執行法令的人都在炒房,你要去告誰...
wenyuliao wrote:買賣價格高低本來就是...(恕刪) 成交量降一定會影響價格但現在是成交量降拿出來賣的也變少了如果拿出來賣的數量不變成交量跌成這樣我就不信房價不會跌如果要算聯合哄抬價格夜市賣一樣的東西的價格幾乎都一樣全部都抓去關好了
zaza213 wrote:實價登錄的國家不少,...(恕刪) 實價登錄有很難實施嗎?還是政府為了實價登錄有編了幾百億預算?打房效果好不好是其次,只增加一點行政程序就可以符合大眾期待的事情,為什麼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