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先生 wrote:
美國人均收入是我們兩...(恕刪)
我這樣說也許很多人會不爽,但這是事實,任何人都無法扭轉趨勢,只能改變自己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
在全球化的世界,資本也是全球化的流動,台灣除非重回鎖國封島,否則趨勢已不可逆。
台灣現在說的所謂"居住正義"。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真正的意思是"買房正義"。
再精確的說明是"我能便宜買我想要的房才叫正義"。
在全球化的世界,一地的商品其價格並不是由當地人決定,而是由有意願投入的購買力決定,這購買力來自於全球有意願購買者。
所以說台北房價脫離台北上班族購買力 ,這是事實。
但台北市精華區商辦、豪宅對國際資本的購買力很有吸引力,這也是事實。
個人預估2年內台北精華區豪宅成交價可以看到350萬(約當實坪500萬以上),應該還在國際資本可接受範圍。
自我感覺良好的台北市區30年中古公寓或舊大樓開價跟著拉高是無法避免的事。再不爽都沒用。
如果只能妖魔化別人,只能永遠的被淘汰。
不用妖魔化建商仲介代銷,他們也只是產業鍊的一環,做他們在位子上該做的事。
雖然鳥人很多(我就碰到很多),但那一行那一國那一地那一家公司沒有鳥人?
妖魔化別人的人敢說自己不鳥嗎?
大家不是都嫌自己的老板識人不清,不懂得重用自己,自己的主管只會抱大腿拍馬屁,打壓下屬獨攬功勞。不是嗎?
想要便宜買自己想要的房,就選會發禁海令鎖國封島的候選人,個人推荐要蔡民視才夠力拉。
這世界沒有真正的正義,都是假正義之名爭自己個人利益之實。
大家不用爭論自由行後陸客買房的問題,等著看吧。有能力下手的都是豪客,會有一定比例是現金一次清不貸款,鎖3年根本不是問題。你以為他們是小投機客買小公寓炒6個月就要轉手嗎?
這對大陸頂極豪客來說只是炫耀性消費兼置產。
一次停留限制15天也不是問題,當他在北京上海武漢香港台北都有豪宅,各地都有事業時,他沒有美國時間每個月跟你來台北住15天。
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對其他的人上人說,"我有,你沒有",錢根本不是問題。
如何這波趨勢中尋找商機更甚而成就事業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