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確實是抗通膨
前提是以合理價格(價格=價值,沒有泡沫)買進的不動產
以台北市完全超越常理的價格
通膨頂多抵銷掉泡沫的一小部分吧
剩下的泡沫還是禁不起任何風吹草動
必破無疑的
Louisvuiton wrote:
很多人都喜歡用房地產保值來當賣點
光看這一點或許也對
這也是房地產一直受人注重的原因
可是姑且不論以後通膨會不會來
現在被投資客炒高的房價算不算通膨
現在留現金對付以後有可能來可能不來的通膨
或是現在買房子馬上就把現金蒸發在房市
雙北的一坪地在十年間都漲5-6倍以上
吃牛肉麵有十年內漲5倍嗎
房市才是通膨最誇張的地方
jim_raynor wrote:
租屋與買屋的分別,我...(恕刪)
我與您的看法相同,目前跟女朋友兩人年收入總合約150萬上下,也是想說找桃園300萬左右公寓,加上裝潢跟家具預算200萬,將房價+裝潢總價壓在500萬左右。
若急著結婚購屋,就在自備款存到200萬時,跟"家裡"貸個100萬,跟銀行貸200萬,這樣每個月定期還銀行的部分只需1萬。
即便加上桃園台北開車通勤費用(台北租車位+來回油資+過路費=8000),一個月房貸+交通固定費用也可以壓在2萬左右。
以每月固定月收入8萬的雙薪(其他紅利、年終、三節都先不計入),才佔1/4而已,可以說是比較安全、不犧牲生活品質的做法。
若以總年收來講,150萬的收入花在房貸與交通上面只佔24萬,又可以擁有實際室內30坪、花150萬改裝過的房子。跟住在新北市來比,應該是壓力小很多、居住品質提升很多的做法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