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打房課重稅還限制一人只有一屋 那為何不課證所稅?


大胖熊 wrote:
有...屋齡久一點而...(恕刪)

是阿我有看過
但是無採光
根本看不見陽光在鐵軌旁邊

一路狂飆之Kevin wrote:
所以「因」「果」要弄...(恕刪)


體質在好的股票 也不可能一直補那個股價的洞...

你說股價可以跟公司分開?

第一次聽到..............

當股價跌到只剩下淨值10%以下好了,嚴重被低估,市場風聲造謠

造成你的公司雖然整年營運不錯,但是出現虧損是因為要應付不斷的現金流的支出

那應該不是兩個可以分開來談的

股價一定會影響到公司的營運

如果不影響的話,以前的和伸堂,威盛...etc 這些高股價的股票,不影響嘛?

我應該告他嗎 wrote:
體質在好的股票 也不可能一直補那個股價的洞...

你說股價可以跟公司分開?

第一次聽到..............


你該不會都是從股市老師上面學知識的吧?


當股價跌到只剩下淨值10%以下好了,嚴重被低估,市場風聲造謠

造成你的公司雖然整年營運不錯,但是出現虧損是因為要應付不斷的現金流的支出

那應該不是兩個可以分開來談的



股價和公司的現金流有絕對的影響?
這我還真的第一次聽到

不是所有公司的現金流都是從股價變現來的
如果有這種公司
放空一定賺
因為遲早倒...


股價一定會影響到公司的營運

如果不影響的話,以前的和伸堂,威盛...etc 這些高股價的股票,不影響嘛?


不影響啊
威盛現在還是活的好好的
只不過住套房的散戶和大股東可能很不爽而已
公司一樣營運做晶片啊
這不是很明顯的例子嗎?

難道過去的股王現在跌到十位數就一定倒?
那國泰早該倒了....
廣達也該倒了...
漫步在火坑
台灣上班族及其他勞工階層會這麼辛苦
就是那些大老闆們沒繳什麼稅
別懷疑 我就有看過住豪宅但是不必繳稅的人
這些老闆們為何不必繳稅??
因為他們帳面都是零收入的 他們是不領公司薪水的
所有的收入就是靠股市的進出 及其他管道來取得
今天需要錢 就讓股價數字變化一下
台灣股市嚴然是他們的提款機
或許有人質疑 股價數字真這麼好操作?
記得去年股市名人又被逮
原因就是 他讓一家根本沒在營業的公司股價從10幾元炒作到200多元
股市名人做得到這件事 資金充足的財團老闆難道辦不到??
差別在於 股市名人是短線操作 所以很容易出事
財團老闆有"藍海觀念" 懂得長期經營...

要課證所稅 小弟個人觀念是要設門檻及級距
例如當年所得超過100萬(等於每月收入差不多8.9萬了 該算是高收入了)才需要課稅
依此再計算級距及適當的課稅比例
証交所得只有幾千幾萬的 政府還要課稅 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就像所得稅也是有分門檻及級距

房產與股市 是有錢人箝制非有錢人的兩大利器 也是讓非有錢人一輩子非得賣命的關鍵
老話一句 想想自己是屬於哪邊的人 再去思考應該支持對哪邊有利的政策...
股價抄高,盈虧自負,不衝擊人民的基本生活...
房價抄高,會多很多屋奴出來,或租屋奴出來...賺的薪質全拿來供養權貴...
一直惡性循環下去,讓真正具有生產的新生代,沒有未來,做事就不積極,自然小孩也不想生...
所以試問一下,國家只靠抄房地產,可以生產力或競爭力嗎?這只是內耗及內鬥的行為...
這就是最大的差別...
再者一人多屋,這個現像不是只有台北才有,全台各地都一樣

outmankobp wrote:
可否請教一下 什麼行為才算是投機行為?
投機和投資 有時是很難界定的喲!
上至買房 買股 買地 買古董 買珠寶
下至買郵票 買紀念型商品(如紀念幣 紀念酒)
像這次的打房 一生一屋
不僅打到投資客 建商
連同一般民眾也被打到了
不過不這麼做 有太多鑽這種漏洞了!
唉~~ 


什麼叫投機行為...
很簡單,你的行為就是...
台灣就是有太多不事生產的人~~
競爭力才會越來越差...


zerokiller wrote:
股價抄高,盈虧自負,不衝擊人民的基本生活..(恕刪)

股價炒高 財團建商就有更多的本錢來整我們一般百姓了
股市就是他們的提款機 而且是無限金額
因為只要一點小數點的變動 對一般散戶沒感覺 但對大戶就是幾億的進出了
股市的不正常發展絕對不會說不影響到人民的基本生活
不然從第一次經濟大恐慌到最近的金融海嘯
哪一次的經濟危機是跟金融股市無關??

zerokiller wrote:
國家只靠抄房地產,可以生產力或競爭力嗎?

說得好
房產無法提升生產力及競爭力
炒股也一樣無法提升生產及競爭力

股市跟房產其實很像
一張股票買的時候是100萬 經過一些假象或是擴大某些現象
價值突然變成好幾倍
一個公司沒有在營運 股價一樣可以直直升
一棟房子買的時候是500萬 經過一些操作
也是無緣無故就又翻倍
先用一坪幾千元或幾萬元的價錢買工廠用地 經過變更之後 一坪就變幾十萬了
土地的本質沒變 是有心人士附加在它身上的假象讓它看起來價值連連
無聊浪子 wrote:
股價炒高 財團建商就..一個公司沒有在營運 股價一樣可以直直升.(恕刪)


一個公司沒有在營運-->會被棒康
直直升也是有可能,但是,股市名言,怎上去就怎下來

股票跟房地產很不一樣
房地產是完全往上拱的遊戲
股票隨時都存在多頭與空頭
只有對的那邊才能獲利
炒房地產的...往上炒就對了
炒股票的,往上往下橫盤....

我不認為炒房客可以跟炒股票的投機客相提並論
因為....炒房地產的只是單方向思考,拿錢拱上去就對了,程度差太多了
台灣每年都在選舉,這些執政者那敢冒流失選票的風險復徵證所稅?
基於公平原則,小弟也贊同開徵證所稅,前題是要順帶調降證交稅
免得1頭牛被撥好幾層皮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