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德國房價為何10年不會漲(扣除通膨後的實質房價)

msyean70 wrote:
何必真的革命,萬一 ...(恕刪)

只要發生思想革命,就不會對房價高低如此憤慨。


其實只要政府繼續放手讓建商, 投資客, 銀行大玩炒地皮遊戲.
讓這群人蓋出遠超過需求的房子, 這個遊戲很快就會終結..


這兩天商品市場已經開始蠢動..... 亞洲的經濟復甦與美金貶值就是信號
狂印美鈔的效果很快就會驚動聯準會,升息風必然吹起,

不用到年底, 滿手房子找人買的慘況絕對會出現在北縣街頭.
後續劇本請直接參考次級房貸風暴..


想自住的朋友到時找間又貴又豪華的給他租下去就對了, 別奢望台灣政府會讓房價下跌.
因為那會害死銀行.
但政府在怎麼厲害也擋不住房租下跌....

要住的買不起, 因為那麼多房子都給投資客買走了, 但最後一手的投資客往往是資金最短缺的
死的絕對是又快又慘. 賣出去賺不到錢, 租出去還能拿回一些些..

你說房租市場會不會崩盤.

可是只要大家都對高房價那麼不平,那就代表買房需求還在,是不是?

其實大家的的觀念還是沒甚麼變化。 這麼低的租金,不是更應該感謝房東。 兩者不必對立。
msyean70 wrote:
可是只要大家都對高房...(恕刪)


需求一定會有的... 一個地方只要有工作機會, 那住房的需求就跟著來

但北區房價已經普遍超過受薪階級的負荷能力
這種狀況之下還硬要買房子是不妥的, 不僅購屋人負擔過重
相關產業也會吹出一個比一個大的泡沫..

泡沫不會存在太久, 越大越多的泡沫破掉時傷到的人可不只投資客......

如果你還沒買房, 看完這串篇文後應該會做更多思考.
保護自己, 保護家人..... 連帶著也保護了社會.

畢竟台灣的執政者在住房政策上是不可信任的.. 一切要靠百姓自求多福.
還是那一段老話

房價漲太大,對經濟不利


買房的門檻越高,只會讓年輕人把勞動力所得

大部份都投到房子上

其他開銷就會被排擠


畢竟衣食住行是基本需求




看看台灣日本的超低人口出生率就知道了

生活開銷加重,所得停滯...


眼看台灣政治人物,我看會改善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太低
(很大一部份人都跟房地產有牽扯...)

很多時候都要人民自求多福...
相對于德國的情況,美國的銷售稅與房地產稅都是歸州管,
每個州關於建築商蓋房子 多少比例必須蓋給窮人買或租 (價錢常常不到市價的一半)都有不同的法律
所以每個州的房地產泡沫嚴重性也不一,2岸的如加州最嚴重, 而德州等幾乎沒有泡沫
德州的年租金一般是房價的 10%,但是德州房子很少大漲的, 大城市房價平均大概只有加州大城市的 1/4


最嚴重的加州,它的問題很大比例是房地產稅法造成的:
它的 Prop. 13
如果房地產不跌過買價, 未來房地產稅的基價都是根據買價來算的,
所以同樣條件的房子,30年前買的, 現在的稅可能不到 過去 10年買的 的1/10
這樣的稅法在 泡沫時期有煽風點火的作用, 越早買的以後幾十年的 房屋稅都比後面買的低

但是在泡沫破時也會助跌:反正一直跌,越低的時候買以後每年的稅都可以少很多,
加州也因為 Prop. 13 造成學校經費困難,公立學校素質大幅度下降,
許多中產階級不願意待在加州:公立學校爛, 而私立學校只有有錢人付的起

所以現在希望亞洲的資金去解套,買加州的房子繳加州的稅



willk wrote:
 於是,經過反復權衡,在打擊海外炒房團、保障國民住房穩定的問題上,德國社會各界重新取得了一致意見。德國《明鏡》周刊載文指出,歐美炒房團如果在德國吹了個氣泡,到頭來吃虧的還是德國老百姓。德國房屋租賃者聯合會也認為,如果支持地方政府繼續出售其房地產公司或公有住房,雖然一時有不少進賬,但從長遠來說必將付出沉重代價。因為一旦地方政府沒有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將不能再向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廉價的房屋。這樣一來,為弱勢群體租房提供補助的重擔同樣將落在地方政府頭上,最后導致其不堪重負。

  隨即,許多地方政府通過出台法規限制最高房價和房租,並對市場上的相應資金通過課以重稅的方式加以限制,極大打擊了外資炒作德國房地產的熱情。到2007年6月,百仕通公司、瑟伯勒斯公司等國際投資巨頭開始連續大規模拋售買進不久的德國房地產,各國海外炒房團逐步淡出德國市場。...(恕刪)

加州的房貸是無追索權的,亦即繳不起房貸,只要把鑰匙給銀行, 房貸就算結清

那也是助長加州房地產泡沫的主要原因之一,反正拿銀行的錢去賭,
賺來的是自己的, 賠的丟回給銀行:賠上信用以及 可能的稅
(差額可能被 IRS 當收入而必須繳稅: 如果貸款 仍欠50萬美金, 而銀行房子只賣到 30萬,那就等於 20萬的收入必須報 ),

外國的投資人現在很不可能借到錢, 所以必須買斷或從國外銀行借,
沒有辦法像美國居民那樣賭


willk wrote:
加州的房貸是無追索權...(恕刪)
無追索權也有好處, 可以讓欠房貸被法拍的個人更快爬起來

當然對於美國房地產來說..會有加快景氣循環的效果

反過來想..如果美國房貸有追索權的話..那美國房地產落底速度跟時間會更久, 而且會讓美國人背更多債

( 相對來說..法拍後未付清的差額跑到銀行跟債券投資人身上)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想跟大家討論一下。

如果台灣開始實行跟德國一樣的住房政策,而全台房價就此定在目前的水準,波動幅度非常小,沒有甚麼上漲的空間 (政策限制後續炒房資金),但是也沒有掉下來 (假設政府對已貸款買房者實行長期低利率),那各位在台北縣市工作的朋友,是否還會想要買北縣市的房子? 當然以目前的房價及租金來做決策。

雖然是假設的問題,希望聽聽大家的看法。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