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商房價漫天喊價,雖去年下半年遭受全球不景氣突襲,還是希望手上商品能以高價賣出,但買方市場又無力承接,便想到跟政府告急,希望政府出手相助,政府不希望房地產=股市繼續跌,便端出許多優惠措施,例如原本20年房貸償還期限延長到30年,又比如調降房貸利率但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商品價格不合理卻沒有隨著這一波景氣下跌而反應到合理價位(雖然這跟產品特性也有關係),小老百姓為了達成人生階段性目標,還是得以畢生積蓄去"餵飽"這些建商才能一圓其夢,話說就算依照政府的"美意",本來20年的房貸償還期限延長到30年但真的就解決了公平正義的問題嗎?(每個月少付一點,但要多痛苦10年)要解決房市不振還是得回到市場價格機制,只有當房價回檔到合理價格買盤才會湧現,若建商開價上死守四行倉庫(另一篇網友發表文章提到的疆屍價格),那就只能比看誰撐的久,所以政大張教授認為台灣房地產才剛進入衰退初期,往後還有很漫長的時間逐步走跌(少則5年,多則10年)分析不無道理,此次全球金融海嘯大浪雖已過,但後續"餘波盪漾",全球景氣應尚未落底,試想這一兩週全球大企業還不斷增加裁員,沒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全球億萬富翁近來自殺人數不斷攀高,各國政府不斷調降儲金利率,甚至比看誰貨幣貶值較厲害(想藉此刺激出口),但這些措施都是讓人民財富不斷縮水,人民錢越來越少,有多少人願意且有能力去買那種售價只是讓建商賺取暴利的產品?所以我們小老百姓還是多忍耐點,跟建商比耐力,等到建商面臨現實壓力撐不住而不得不將售價調降,價格合理,供需才會平衡,我們才能以較低廉價格買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