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前,公務員一個多月的薪水,可以買一坪的房子。現在公務員十個月的薪水,才可買一坪的房子?
但是,陽春麵30年前賣8塊,現在賣35塊。30年前,買碗陽春麵冷凍起來,現在解凍拿出去,可以賺3倍本金。
但是現在30年前利率高達10%,兩年前只要1點多(優惠),現在只要3點多。雖然30年前房價很便宜,但是利率很高。利率這麼高,分期付款後的房價,也是粉可怕的。
房價究竟是由誰來決定?地住、建商、還是買客?目前建商平均成本大概是多少,為何可以賣這麼高?
又,雖然一堆人喊著很貴,還是有人買阿!這才是房價飆高的住要原因吧~~
所以,究竟是貧富差距太大?還是現在大家都習慣延後支付?以前分期付款10年,可以繳清,現在可以分20、25年,利息又低,所以,買吧,就當是消費未來?每個月還4萬,如果考慮通膨,10年的4萬可能相當於2萬的價值(通膨兩倍),20年後的4萬可能變成1萬的價值。加上10年、20年後的調薪,如果調薪幅度趕的上通膨,現在4萬,10年後可能變成12萬。
我認為房價最重要的因素,應該還是「需求」

現在買房子的主力,應該是6年級前段班。從小到大都是大班教學,一班5、60人。現在這群人這幾年正在開始買房子。所以使得房價順勢升高?
合理的房價究竟是多少?建商的土地加上建材加上公司支出成本若是一坪10萬,那新成屋合理的房價究竟是多少?
各位認為未來有什麼樣的趨勢,會導致房價繼續上漲或是房價下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