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流傳台南市善化區建案打出讓價,LINE截圖寫到「去年簽約後,因台南房市市況明顯下滑,確認通知屋主們建商端折讓價格,平均應該每戶退200萬元左右,大約是原成交簽約價再打85折,恭喜大家現賺200萬元。」
不少網友大讚「現省下一個車位」、「哇,賺到一台賓士車」,甚至訝異原來買貴真的會退錢,「原來真的有建商會退差價喔?」、「要降價賣就要先退已購戶價差,不然已購戶跑去抗議」。也有人判斷,「台南南科房價似乎真的不妙」、「XX(建商集團名)要拚周轉率,XX對市場嗅覺很敏感,它帶頭降就表示市場真的不妙了」、「開始延燒了,希望中南部不要燒到北部」。
求證該建商發言人,他也相當坦然回應,房市去年遭遇「919金龍海嘯」(即9月央行理監事會後的第7波信用管制政策),央行限縮房貸資金,整個市況都不佳,今年又面臨美國關稅、以伊衝突等國際不確定性,看屋人數減少,「出價狀況都低於開價」。
「整個市場真的不好」,該建商強調,由於該案是首度南下台南推的第一案,想藉此立足市場、持續經營市場,便依市場行情做價格的調整,「有別於其他建案用送家電、裝潢來讓利,我們選擇用善意照顧第一批的忠實客戶,不如就直接退價差給已購客」。
建商強調,個案的訂價策略均配合政府政策方向,並依區域市場行情調整,至於調整幅度市依各戶條件、狀況而有不同,「網路上說每戶調整200萬元,與實際狀況有所落差」。
台南市不動產開發商公會理事長郭建志聞訊感嘆,「市場真的非常冷淡,看的人少,成交更少,客戶都期待拿到更便宜的價個」,他判斷該案因是外地建商,過去常以低價策略帶外地買盤來購屋,便採取每坪折讓數萬元的價格來拉攏客戶。
不過此類折價手法,並不會因此帶動周邊建案起而效尤,郭建志解釋,每間建商在意的重點不一樣,若是衝周轉率的公司,可能就會操作折讓,但台南在地的一般小建商,面段嚴厲的金融管控環境,地主不降價、營建成本不降反升之,「很難跟著補差價,只能卡死在這邊」。
郭建志補充,現在除非是已經推案,但還賣出不多的建案,可能選擇此類讓利策略,多數的建商已經不推案了,「很多建商都在賣帶建照的土地,因為擔心做白工還要背負炒房的罵名,不想和政府玩了,只剩大建商還在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