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從命理學來說, 這可以解釋為何過去這 20 年來台灣房地產真是無腦, 無理智的一直攀漲
但是我卻感到十分的惋惜, 感慨我們接下來, 要如何去收拾解決過去這幾十年來台灣房產一直沒有根除的問題
我每次都會強調一點; 我不反對有房產值那個價錢, 但前提是, 它需要有那個價值.
沒有人是白癡沒長眼睛不會動腦 (但卻很可能很會欺騙自己) 除非是假的, 被過度包裝很好的商品給欺騙了, 不然好東西誰看不出來?
回到房子這每個人一輩子都需要的東西也一樣, 最基本的空間, 格局, 採光, 通風, 停車, 周邊機能, 加上未來極為重要的是否是綠建築, 是否能扛過大型天災的威脅 (淹水, 暴雨, 暴風) 符合這些條件的好房子 (特別是新建案) 到底有幾個?
過去台灣這 20 年, 我們確實有很好的基底可以去拉抬房產價錢 (不是價值, 因為老房子不改建不會改變價值), 這個基底不外乎是我們強大的電子產業, 帶動股市的價值,
但, 這就是最大最大的問題; 當我們有能力, 最重要的是這個社會有很多錢的時候 (銀行存款), 我們選擇的並不是大肆的土地規劃 (由政府帶頭), 強制都更, 好好地從生活機能, 新建物該有的格局 (不是房產商只為了投資客而設計的爛房子) 確保未來我們這一代跟下一代住的保障, 而是把垃圾老屋炒高價, 伴隨著讓建商有藉口把新房子蓋得更小更沒 CP 值, 而這個反撲又回到老舊房子因台灣人的不認折舊, 不認問題, 而只想賣高價, 進而進入死亡螺旋.
給過去這 20 年來台灣房產的無價值增加的飆漲, 給下這句評論: "百姓未獲其利先受其害"
這個版上有一些人 (真的也懶得罵了) 始終只會說 "你怎麼不早點買?" "你爸媽怎麼沒早點買?" (接下來這些人還有更多汙辱人的不必要的廢話) 這種短視近利的話
怎麼我們國人不是去想說, "如果是這樣, 那未來我們的子孫怎麼辦?"
是呀, 你過去這 20 年內買了一間屋齡 30 年的房子, 你很爽, 你有比別人在相對便宜時上了車; 問題是當你房貸繳完這屋子 60 歲了, 然後呢? 不知道~
好, 60 歲的房子就繼續住, 反正你也老了快進棺材了, 但你願意讓你的家人住 60 歲的危老房?
結果想要換房子時, 自己又不認折舊, 只想賣貴一點, 然後外面看一圈, 到處又都是幾十年的危老房?
對, 台灣人就是不會去深遠思考, 俗話說 "免錢的最貴" 該折舊的價值不去算, 你算計別人, 別人也算計著你, 這叫先進文明的台灣?
很遺憾, 當我們國家有滿滿的銀子時, 我們是把這銀子拿來讓老舊房產的泡沫更嚴重化; 這筆錢原來該拿來拆除老舊房子重建, 確保我們這一代跟下一代居住的品質跟安全, 結果呢? 我們幾乎沒有做
很信命裡的台灣人, 當我們已經沒有那個國運, 相對的運勢可以再現, 而舊有的問題又絲毫根本都沒解決, 我們還能再過得好嗎? 我們還有在改變的能力嗎?
連要鞏固泡沫都是需要花錢的, 台灣人未來還要繼續花錢鞏固泡沫, 還是等大難來了各自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