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房價太高,能買大我幹嘛買小?



==========================
近期房市依舊像發爐般一發不可收拾!高房價逼得民眾買房愈買愈小,對於口袋不深的首購族而言更是如此。《好房網News》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匯整住宅產品交易坪數,顯示2024年上半年七都民眾購買成屋坪數與2021年上半年相比大為縮減,其中台南學甲區坪數縮減驚人,短短3年時間,整體空間竟減少將近一半,縮了44.5%。
今年上半年七都住宅產品交易坪數,較2021年明顯縮水,其中又以台南學甲區最有感,成交坪數從3年前47.9坪掉到僅剩26.6坪,足足減少21.3坪,大概等於一個小宅大小。觀察其他縣市表現,台北市信義區縮30.9%最多,新北市林口減少18%,桃園市以新屋區坪數少了27.1%最多,新竹縣市縮最多的是竹北市21.6%,台中龍井區縮減32.3%,高雄坪數少最多的則是湖內區24.8%。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表示,國內高房價下,屈就總價而讓坪數趨小勢所難免,尤其在一線城市,人口多、住宅需求大,供需不平衡更讓房價走揚,要買大坪數高總價的產品都得具備一定資產實力,加上小宅在出租、轉手上也好利用,且台灣的城鄉發展差距大,集中在特定地段的住宅市場,區域範圍小而會有寸土寸金的可能性,皆為小宅發展溫床,民眾也只能多利用設計概念改善空間利用。
另外,如今小宅不只雙北這類蛋黃區,也蔓延到外縣市,陳炳辰認為,過去不少地帶因為多以透天為主要居住產品,如今時空背景轉為大樓物件為主流,自然會在坪數比較上縮減不少,要是還有特定區域有大學城、工業區等租屋市場,更會讓可供租賃的小宅孕育而生,若區域交易量也不大,則又會因個案而有數據拉抬表現。不過大樓產品已為全台當前房市主體,必然限制坪數面積,兼之低總價買氣旺盛,建商也跟隨興案,即便不至於有像台北市的鳥籠套房化,但各地都以兩房產品為熱的情況,都不難看出遍地看花走勢。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表示,......................
完整內文如下:
原文網址: 房市多頭恐變斷頭?坪數縮慘了「3年少買1間房」 專家示警1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