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灣人如何與高房價共處?章定煊無奈嘆:兩件事少做

章魚教授開示

「大家縮衣節食,少吃大餐、少買包包、少出國」


台灣人如何與高房價共處?章定煊無奈嘆:兩件事少做
房價居高不下,政府也強調打炒不打房了,還沒買房子的無殼小老百姓們該如何自處?無殼蝸牛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高房價加上物價飆漲,薪資漲幅卻緩慢如蝸牛,估計大家也只能縮衣節食面對,如少吃大餐、少買包包、少出國了!」

章定煊表示,台灣房市結構多頭時間過長,且歷史經驗漲多跌少,幾乎沒有人相信台灣房地產會跌!即使短期炒房投機族退潮,但「資產分配族」、「年輕購屋族群」兩大買盤仍在,房價很難下跌。

他說明,「資產分配族」其實就是長期投資買盤,「年輕購屋族」還有不少不相信房價會跌,即使實際能力負擔不起,也要想盡辦法去買房子,天天在網路上喊漲。兩大買盤持續購屋,房價就會持續有撐。
2023-10-31 14:07 發佈
STE25 wrote:
少吃大餐、少買包包、少出國了!


除了對包包沒興趣.

花大錢的事一概要做.
政策打房很難擋住資金及人心。或許廣建國宅、公宅及社宅,可效仿新加坡的分作公宅組屋及商品房,各取所需互不影響。
我支持40歲以下不管是夫妻或單身者,只要過去沒有買賣過房屋,政府興建之國宅或公宅應該給予極大的優先及優惠購買的權利,因為這一世代的人自出社會工作,就已然是高房價的時代。
目前台灣的家庭結構與過去差異很大,過去是多口之家,兩代及三代共居一屋是常態;現在是家庭結構西化,成年及成婚者分戶獨立而居,家戶需求增多,國科會研究報告直至2040年台灣區的家戶數依模型推估會達到1100萬戶的頂峰,後續才會隨者少子化等因素下降,至2060年約與今年台灣區總家戶數趨近後再降。
目前房屋市場是小宅當道,餘屋幾乎都是大坪數。少子化是趨勢但真正發酵還要遞延多少年之後呢?反而老齡化社會鰥寡孤獨帶來的弱勢居住需求,恐怕也只有足量的社宅及公宅能滿足及解決。
我很佩服這些學者與專家,但房屋的需求及投資本來就是並行,這是人心決定市場。就怕這些學者與專家喊了這麼多年真的是好心誤人事。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946054
等等......不是說沒買房

這些錢可以拿來享受人生

這樣才會贏過房套阿

我誤會了什麼???
選擇是一種價值,它賦予我們控制自己生活方向的權力。
我來翻譯一下:
人民多勞動、多生產,少享受。
這樣統治階級就能多享受生活。

如果勞動人口少了,
勞工就要晚幾年退休!

光有想法沒用,
要有辦法去執行才是,
這個辦法就是高房價所得比+40年房貸!!
STE25 wrote:
「資產分配族」、「年輕購屋族群」
兩大買盤仍在,房價很難下跌。


都被套住了

政府又一直補助不升息

當然難下跌

因為會下跌的方法
全世界都示範過了
讓房價下跌的方法,當然是想辦法讓屋主沒錢啊,利息再高,屋主不缺錢幹嘛賣?所以只有經濟搞爛讓屋主沒錢,才是最快的方法,明天起不要去上班,為搞爛經濟盡一分力吧。
JOJOJOKOKOKO wrote:
讓房價下跌的方法,當然是想辦法讓屋主沒錢啊,利息再高,屋主不缺錢幹嘛賣?所以只有經濟搞爛讓屋主沒錢,才是最快的方法,明天起不要去上班,為搞爛經濟盡一分力吧。

媓上的政策,是讓市場錢很多

經濟數據比較好看
台灣房地產相較世界更便宜。

台灣人均淨金融資產世界第五。
台灣人均財富世界第12名。

算入台灣房地產之後
台灣人從第5名排名掉到12名
證實了台灣房地產世界偏低
這位章魚教授很有名嗎?為什麼要聽他的意見? 我知聽過一位打房張教授,十幾年來一直說房價會下跌,鼓吹大家不要急著買,最後打不贏就加入,自己買了4間房。我們還要相信這些自以為是的專家學者/名嘴?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