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我住中部鄉下,現在有些新建案的大樓都只蓋7層樓,然後一樓除一份份大廰空間,大部份只有樑柱,當機械停車位用,請問買這種房是不是不太建議呢?
lichujen wrote:
這是仿新加坡建築,不...(恕刪)
新加坡、香港不在地震帶,建築結構完全和台灣建築結構不同,要三思!
看看這些年來台灣縣市政府的營建管理單位真是








單是台灣的建築法規因耐震就不可能沒地下室,
除了早期民國六十三年之前四、伍樓層部分地下室外,6樓以上都設計均為全開挖式地下室。
這些年連永和也出現這種型態建築物,建議是盡量避免,耐震係數會比傳統4、5樓層的建築物低。
我的觀點,買房子是一輩子的事,當然要先顧慮自身的預算與還款能力,房子的設計樣式,只要建築師事務所敢具名,原則上都不太需要擔心,如果妳就是擔心建築師設計有問題,那就建議購買15樓以上,建築結構需外審的中、高樓層建築比較實際。
再者鄉下的大樓也有區別,倒底是:大建商的建案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建商,都會影響,如:能否如期完工?能否取得使用執照?是否有違建、外推?占用公有、私有土地?建案前道路是否為既成道路?總之該擔心的問體很多
部分節錄:
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戴雲發指出,部分「新加坡式建築」確實存有結構安全的不足,像花蓮「白金雙星大樓」1樓作為停車場,2018年大地震來襲時,就造成建築軟腳,引發坍塌。戴雲發表示,「新加坡式建築」在中南部較為常見,過去民眾停車需求不高時,大概會興建到10層左右,如今則以5~8樓占大多數。
「新加坡式建築不是不能買,但一定要釐清它的結構設計。」戴雲發指出,新加坡式建築1樓軟弱層處,若進行「柱中柱」耐震系統工法,不僅可以保有1樓寬敞的大空間,也能顯著的提升建築的結構安全,是民眾購買的重要考量點之一。
原文洽:https://house.ettoday.net/news/2176627
「柱中柱」耐震系統工法:
Alfa Safe 柱中柱
在921地震的倒塌建築大樓中,許多都是因為一樓柱破壞所造成,讓大家深切體會到一樓柱結構對大樓結構安全性的重要。柱核心耐震結構「Alfa Safe柱中柱」之鋼筋專利工法,在柱內再增設柱鋼筋及圓形箍筋,得以增強垂直的承載能力並強化柱核心的圍束,使大樓抗震能力更強、結構更穩固、更安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czqnzB0U
無法取得使用執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_t-OqLmbVg
所謂的公平就是你爽我不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