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是最新的新聞,有關章定煊對最近房地產動向的觀察,其中有兩個地方值得大家可以去討論。第一個是房地產業者爲什麼還這麼有信心?明明交易量已經下滑了(市場認同率降低警訊),依舊持續的將價格攀升上去。 (究竟在打什麼算盤呢?)第二個是大家可以觀察看看我們身邊周遭的親友,屬於「我不了解房地產,但我相信房地產的未來」的人到底還有多少呢?也就是根本不理會市場情況那一類型的人多不多新聞連結: 章定煊/房地產市場是否只剩下信心
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無殼教授看了幾百間房又如何難道你天天看盤,股票就會賺大錢嗎XDDD反觀另一位嘴巴喊空,身體買四間房的張教授感覺就是喜孜孜的,退休很舒服--10年前賣房後,成為無殼族,全家過著租屋、借住長輩房子的日子,有感於租屋市場歧視銀髮族,讓他決心購置退休宅,但房地產學者的他,20年來看房超過數百間,如今也持續看房,卻始終找不到中意物件,他直言,「台北房子又老又憋,不適合長期居住」,如今希望遠離台北市買小宅,作為人生最後一間房,就此安養晚年。
吃麵的需求?1.肚子餓了,去吃一碗麵2.午餐吃飽了,晚餐也順便買起來3.幫全家人5碗一起買起來4.剩下10碗麵,全包了都是「需求」但這些都還不是房地產長年上漲的主要因素。什麼是主要因素導致的需求?貨幣發行量!!因為不斷加發的貨幣量,以前你以為的500萬,它早就不是500萬,而是1500萬,甚至是2000萬,只是你還以為它叫「500萬」!敏銳的人,不斷的將貨幣轉化為資產,就是長期以來源源不斷的需求來源!有些教授,一直以人口模型看房地產需求,但市場的需求模型又怎是只有單單「人口」這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