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出生少,但買房主力其實是30-40歲的人。
目前台灣30-40歲的人有340萬人。
10年後,30-40歲的人有300萬人。
20年後,30-40歲的人有210萬人。
20年後少現在130萬人,超多的。
如果你30歲嫌房價太貴,建議你慢慢存錢,20年後會非常便宜。因為要買的人不多,舊房子會很多要賣。競標的人少,要賣的房子又多。
以上預估看看就好,也許有說中。
john0002 wrote:
大家都說出生少,但買房主力其實是30-40歲的人。
目前台灣30-40歲的人有340萬人。
10年後,30-40歲的人有300萬人。
20年後,30-40歲的人有210萬人。
20年後少現在130萬人,超多的。
如果你30歲嫌房價太貴,建議你慢慢存錢,20年後會非常便宜。因為要買的人不多,舊房子會很多要賣。競標的人少,要賣的房子又多。
以上預估看看就好,也許有說中。
問題是...20年後...年輕人不願意看那些舊房子的現象會改變嗎??
而且..台灣買房的主要年齡層是30-49(佔全年總買房人口的65%)
30-39(34.4%)
40-49(30.6%)
30-49(佔全年總買房人口的65%)
不是光30-40的人在買房而已...
john0002 wrote:
大家都說出生少,但買(恕刪)
你說對了方向,但說的不夠精確,我幫你補充。
台灣雖然已少子化好幾年了,總人口也自去年2020年起,開始負成長。
但房子是成年人買的,不是兒童或青少年在買的,而台灣的成年人口目前其實還是處於增加中。
所以這幾年,對房子的需求,還是強勁的,必需要到成年人口,開始減少時,需求才會減弱。
那何時成年人口會開始減少?
2020年台灣總死亡人口為17.3萬,今年預估增加1.2萬,來到18.5萬,明年近20萬,後年約21萬。
依國發會預估,十幾二十年後,台灣每年死亡人口將超過三十幾萬。(台灣人口出生高峰時,每年可出生42、43萬,今年剩15.5萬)
台灣大部份的不動産,其實是掌握在中高齡人口手上,不久的未來這批人會上天堂,其持有之不動産,則會遺愛人間。
台灣老屋大部份是鋼筋水泥建造,超乎預期的耐用,新房子又不斷的蓋,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不但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動産更是帶不走。
以住的條件來說,未來的台灣人比我們這一代幸褔多了。
現在買不起的 以後的房子也買不起
所以房子漲跌 跟現在買不起的人沒有關係
20年後 現在買不起房的自然也沒有小孩
所以少子化問題這些人就先被淘汰不被記錄了
而現在有房子 有小孩的人 房子老了 小孩不住 這才是以後房市的主力
因為就跟現在的人一樣 小孩買不起 就繼承老屋 賣了 換新屋
而現在有小孩又沒屋子的人 那些小孩也是買不起
所以現在買不起的 不用買了 只能存夠錢給以後小孩當頭期款
這樣你就輕鬆多了 不用貸款 不用買新屋變老屋
這樣不就解決少子化和房價過高的問題了嗎
幹嘛一定要自己背貸款 以後給小孩背就好啦
不過要是引進外籍移工置產 那可能20年後小孩連頭期款都付不出來了
因為你賺的錢 永遠比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