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房子現在不買,未來只會越來越貴怎麼辦?

房子現在不買,未來只會越來越貴怎麼辦?
作者:胡偉良

品嘉關係企業創辦人(Since 1987),目前擔任品嘉關係企業尚禹營造董事長兼主任技師。

作者的文章有憑(依現狀事實探索本質真相)、有據(有理論根據,不胡說八道),不譁衆取寵,也不爭取流量。作者雖是建商,但公司每一建案都能快速順銷沒有餘屋,因此從不需為銷售煩惱,反而因為身在產業內,而能實事求是,不誤判、錯判。為了說淸事情,作者文章經常稍長,因此,只想閲讀「爽」文,取得一時之快的,建議可以略過不讀,以免浪費時間。反之,對於真的想掌握房地產脈動的,作者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居住需求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求,買房也是每個人人生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再加上台灣房價暴漲的12年(2003~2014),賦予了地產金融投資的屬性,更是讓許許多多的人把買房這件事當做發財致富的手段和方法。

但是很多人只看到買房的正面效應,而忽視了購房以後的種種負擔和隱患,在買房致富的心理驅動下,很多人失去了理性和對自身的判斷,盲目跟風買房。

但這麼重大的財務投入和決策,一旦了做錯了絕對不是「吃後悔藥」所能解決的。

第1種人:特定年齡層的人

這樣的人,分為兩種:太年輕的和太老的。

如何定義適合買房的年紀?太年輕的,指不到25歲的年輕人,一般來說這個年齡要不還在大學讀書,要不就剛剛走上就業之路,如果家庭條件很好可以大力支持,甚至直接出資購買,倒也問題不大,買房不會造成太大負擔。

但是我們今天討論的,是自己買房的群體,指頭期款和每月房貸都要自己承擔的群體。一旦買房,就背負了固定的房貸,會讓年輕人在工作選擇和創業發展上,有形地受到約束和限制。

一般銀行也針對25歲以下的年輕人,界定為「償還風險高」的群體。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更多的應該是把資源投到自身上,而不是被房屋所束縛。

年紀大又如何定義?一般來說,是指45歲以上的群體,這群人若是首購,則不建議購房。銀行購屋貸款一般最長30年,原則上貸款人年齡+貸款年限必須≤70年(有些則為75),首先是銀行不會輕易放貸。

其次,一般情況,工作年限一般是65歲,跨過45歲以後,薪資性收入只剩20年了,還得是工作收入高度穩定的前提下,如果在45歲背上房貸,不僅會降低生活品質、加大生活壓力,未來的償還問題也會是一個問題。

在台灣,普普通通的中年人還是大多數,在45歲這個門檻上,正好是壓力最大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跟風,讓買房成為壓垮生活的重壓。

第2種人:工作不穩定或沒有明確賺錢方式的人群

90後(80年次)的父母輩,最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進入穩定的企業或者事業單位。不能否認的是,我們所處的年代,已經沒有鐵飯碗這個詞了。一份工作幹一輩子的事,一輩子在一家公司的事,在80年次後身上已經不存在了。

工作不穩定並不是以個人意志所能決定的事,工作的不穩定意味著收入的不穩定,也加大了「斷頭」的風險。畢竟,房子是長期持續的支出,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經濟來源來支持,也就是說要從個人具備「長期穩定收入能力」層面來考量。

2021-12-08 12: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子 興趣
OldWilliam wrote:
房子現在不買,未來只...(恕刪)

不點進去看了!我直接講答案比較快!
如果未來會越來越貴就是趕快上車!
自住的剛性需求 產品對了 就不應該再猶豫
猶豫一兩個月 年薪都也沒了
再等下去
明年就可以買賓士了

H3300 wrote:
再等下去明年就可以買(恕刪)
精彩,記下來,推。
請鬼拿藥單嗎?





最近疫情關係,常有人會去看這種獨棟透天。需要隔離時,不用去住防疫旅社,不需和上下樓共用通氣管線,也不用擠電梯,外送直接放家門口,電動車自家車庫充。看起來很搶手。
最近還聽說房價漲個不停,再等下去就買不到了。那這種離南港3鐵共構只要20分鐘的獨棟透天應該漲更多。



這種房子絕對是自住,沒有投資客會笨到炒這個,所以價錢很實在。土地有54坪,高興翻新就翻新。
三年後來看應該會漲到1300吧。晚了買不到喔。
台灣有句諺語:山邊厝、溪邊田不要買

原因自己看影片!順向坡的房子也在買?腦袋被驢踢了嗎?!



沒遇過921不會懂⋯
民國81年房價跌了15年腰斬喔

遇到921大樓拋售賣不掉,五折賣掉要放鞭炮🧨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