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新聞: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20791299491.html
我第一次買房也是如同文章裡一樣的慘痛經驗,平白無故買貴了近百萬
就是因為太相信仲介,在價格不透明的狀況下
所有資訊也都只能聽房仲說
開啟斡旋議價後,其實議價回歸到本質就是談判
而談判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在看房子的時候必須收集很多關於這個房子情報
此案例是因為銀行行員好心告知,買家才知道自己從頭到尾都被誤導
而我當時是接到前屋主的電話
打來和我說你『房子買貴了』
當下我真的傻眼,不知道怎麼回事
也不知道該生氣還是該難過
相關合約都已經簽好就等交屋
前屋主和我詳細說明先前的買賣價格和屋況
也說我不是第一個買家了,被房仲賺了很多錢
我當時氣憤的和仲介告知買貴價格的事後
仲介也懶得和我廢話
表示要解約就是要付違約金 (完全不懂法律)
在家人勸說之下,既買之則安之
但心裡難免有疙瘩,說白了就是被騙了
也在此經驗後,只要家人親戚有要買房時都會建議他們
先到網上查詢實價登錄(這實在太重要了),先查詢前幾筆交易價格
重要的是可以多問幾間銀行來幫忙估價
看看房仲或是屋主開出的價格合不合理
現在我的觀念就是,沒有非買不可的房子
如果鐵了心一定要買,屋主又不願意改變心意降價
硬要加價買,最後後悔肯定的是自己
就像談戀愛一樣,沒有一定要在一起的人不可
如果無法在一起
NEXT
tytath wrote:
原始新聞:https(恕刪)
很多民眾一輩子幾乎沒有跟人談大筆金額價錢的經驗
或許平時買東西會殺殺價,但那些東西都是可有可無隨時可買的
遇到買房買車很多沒經驗的看到金額一大,潛意識就退縮,甚至對自己洗腦說差不多啦,或是附近建案也貴,就買了
其實這種才差的多,你一輩子買雜貨殺價的金額可能都比不上你買房買車被多貴幾%的金額
但買家為何遇上這大筆金額不去爭取,就是膽怯而已
不管是覺得不買會買不到,還是之後會更貴,還是洗腦自己自住沒差,都是這種羊的心態
前面跳就跟著跳,等著給人殺
另外政府對房價的政策也是很大一部分:
1.實價登陸做做樣子之政策
2.絕不支持實坪制之政策
3.養車成本要遠高於養房成本之政策
種種政策都是基於一個理念
就是新台灣佃農制
因為台灣已經不是錢淹腳目時代,既得利益者難以努力或靠投資賺錢
那怎辦,就是靠剝削
房屋土地當然是最好下手的地方,因大家總要有地方住
現在就是要營造下一代人工作好繳房貸給財團或是屋主的環境
但這種殺雞取卵的方式早晚會玩到底,除非台灣人口持續增加
.
tytath wrote:
原始新聞: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820791299491.html
我第一次買房也是如同文章裡一樣的慘痛經驗,平白無故買貴了近百萬
就是因為太相信仲介,在價格不透明的狀況下
所有資訊也都只能聽房仲說
開啟斡旋議價後,其實議價回歸到本質就是談判
而談判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在看房子的時候必須收集很多關於這個房子情報
此案例是因為銀行行員好心告知,買家才知道自己從頭到尾都被誤導
而我當時是接到前屋主的電話
打來和我說你『房子買貴了』
當下我真的傻眼,不知道怎麼回事
也不知道該生氣還是該難過
相關合約都已經簽好就等交屋
前屋主和我詳細說明先前的買賣價格和屋況
也說我不是第一個買家了,被房仲賺了很多錢
我當時氣憤的和仲介告知買貴價格的事後
仲介也懶得和我廢話
表示要解約就是要付違約金 (完全不懂法律)
在家人勸說之下,既買之則安之
但心裡難免有疙瘩,說白了就是被騙了
也在此經驗後,只要家人親戚有要買房時都會建議他們
先到網上查詢實價登錄(這實在太重要了),先查詢前幾筆交易價格
重要的是可以多問幾間銀行來幫忙估價
看看房仲或是屋主開出的價格合不合理
現在我的觀念就是,沒有非買不可的房子
如果鐵了心一定要買,屋主又不願意改變心意降價
硬要加價買,最後後悔肯定的是自己
就像談戀愛一樣,沒有一定要在一起的人不可
如果無法在一起
NEXT
買賣是很現實的事
買方都想買便宜
賣家都想要賣高價
所以...
你買貴了是事實
旦這和仲介有什麼關係
你是買方..你是客人
那賣方就不是仲介的客人
仲介的職責就是把房子賣一個賣方和買方都可接受的價位
這價位高低不重要
重要的是..買賣雙方都要同意就好
事後反悔...你該怪的是你自己
而不是仲介吧?
有人強迫你簽約那個價嗎??
還是你認為買貴了該退
那如果買便宜了..
你又願意無條件事後加價給賣方嗎?
怎麼千錯萬錯
你永遠不會有錯
錯的永遠都是別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