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二)國泰房地產指數(全國):

從圖1與圖2看得出來有高度的正相關,因此,人均GDP的上升與房價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這具有合理性。
(圖三)人民經常性薪資(橘紅色曲線):

20年來一灘死水!居然沒有跟著人均GDP一起上升,非常不合理!代表人民的產值全部被大老闆們剝削走了!
再來,我們來看其他國家的人均所得:


---------------------------
看了以上這些資料,難道政府不是應該要提高人民經常性薪資嗎?!
台灣受教育的知識分子其實素質很高,根本不應該遭受到低薪的待遇!難怪台灣人才不斷的外流,低薪根本是國恥!
其他先進國家房價雖然高,但是因為所得也高,所以能夠將房價所得比控制得住。
在我看來居住正義的議題根本是假議題,絕大多數的人都有家可住,只有極少數的無家者,但這些無家者絕大多數都是即便在府提供免費吃住,也不願意使用這個資源,選擇自願流浪。
政府之所以會談居住正義,那根本只是要為了要轉移無力提高「人民經常性薪資」的問題!
大家不要隨著政客起舞,反而是要要求政府:
1.獎勵中小企業薪資中位數以下者加薪可以抵稅,中小企業抵稅者無上限;500人以上企業,則另定抵稅金額上限。
2.年度未加薪的中小企業,列為優先勞檢名單!
3.勞檢時,會同國稅局查帳!如查有逃漏稅,則依現行罰則的3倍作為懲罰!
4.促進低薪產業升級,特別是年輕人做的服務業,獎勵服務業創新,提高服務業的附加價值,讓服務業員工只要肯努力,都可以領高薪!
房價雖然高,但若是人民經常性薪資更高,那麼人民是不會嫌房價高的!
------------------------
上市櫃的整體營收與獲利我就不談了,但我要補充一下這樣我國就業人口數超過8成的中小企業(有興趣的網友協助可畫成圖):


我只找到2002到2018年的資料,期間台灣中小企業整體營收仍然持續成長,而且獲利穩定,大致上也跟房價呈現正相關,可是人民經常性薪資還是一灘死水,中小企業賺的錢,落進是誰的口袋很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