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打房最大的阻力-高房價下的既得利益者

為何政府不敢打房? 又為何到最後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台灣因為房地產創造的既得利益者有多少? 會多到嚇死你

包括建商,包括大地主,包括需要創造金流的政府,包括民代,
包括獲利的投資客與手中有好幾戶房的包租公包租婆,
包括副業是炒房地產與收租的企業大老闆....光是這些就多少人了?
另外還有已經買房正在繳房貸的人與拿房地產抵押的企業,
他們也不希望房價跌,房價跌可能讓他們手中用以擔保的房產被拍賣,
到時變成破產,連帶衝擊金融體系與經濟,後果便是大家一起慘
這也沒有人希望見到的吧

現在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控制租金漲幅不要超過薪資增幅,
但也是很吃力就是
2020-06-23 22:26 發佈
一堆假打房影子政策

然後繼續房子低持有成本

永遠不會跌
其實房產個人擁有也佔很大一部分
假如今天一個人貸款1000萬買一個房子
繳了三百萬貸款還剩七百萬
結果房市崩跌那套房子價值只剩五百萬
那他是否還要繼續繳房貸?
看到房市崩跌的人是否還願意花10-20年努力工作的錢來買房子呢?
畢竟沒人能保證房市不會跌更低
日本就是一個例子

以上是個人淺見請多指教
arlo1011 wrote:
為何政府不敢打房? ...(恕刪)

一直搞不懂
為什麼有打房這種名詞出現
資本主義不就是自由經濟嗎?
冷杉 wrote:
一直搞不懂為什麼有打(恕刪)
因為人在自己想要的地方買房子,但是買不起,所以就會上來空,跟現在的股票情況一樣,多頭不止、空頭不死
不懂為什麼要打房?打房對社會完全沒好處,房市交易熱絡對社會才有好處。

一間房子在炒房客手上可以交易好幾次,而每次交易都會繳稅給政府,交易越多政府的稅收

也就越多,稅收越多才有更多的地方建設,同樣的一間房子,萬一不幸落在魯空空的手上,

那這輩子大概只能繳一次稅給政府而已,因為魯空空一輩子能買得起一次就要偷笑了,哪有

多餘的能力再買第2次,因此打房就是在開倒車,房市熱絡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簡單講:一個可以繳好幾次稅給政府,另一個一輩子才繳一次,政府應該支持誰?
打房要做到真的不容易,畢竟很多企業手上的土地房產,若真的跌下來,那經濟也會受到影響,但政府又無法阻止那些人炒房
現代人會有打房的想法,
基本上源自於「教育改革失敗」,
為什麼這麼説呢?


現在的教學課綱,
重視「自由、民主、平等」
所以年輕人會誤認為
1.人民是政府的頭家,政府是為他服務的
2.人人都應平等,18分也可以上大學
3.人民有言論的自由,不滿要大聲喊出


但是實際上,現代教育教出的思想,
卻與現實社會嚴重的脫節,
學校教的太夢幻、美好,
現實社會太黑暗、殘酷,
導致許多年輕人,出了社會才發現,
1.原來社會是由財團跟政客把持的
2.18分的野雞大學畢業只能領23k
3.言論再自由,喊了幾十年不見改變


房地產本就是政府操控的手段之一,
現代人從教改中誤認為
「政府應保障人民居住權利,應而衍生出居住正義一詞,政府為消音,搭配一些不著邊際的政策敷衍」

一切都是愚民的話術,
只是你尚未長大認清現實。

等你老了,你會發現,
原來你期待50年的「居住正義」,
到頭來一場空,
因為你從學校教育就被騙了,
騙一輩子都沒清醒。
tany3472 wrote:
現代人會有打房的想法...(恕刪)


不同的樓,用同樣的話複製貼上這樣好嗎?

提高第二間以上的房屋稅,馬上就會出現所謂的「市場機制」了
央行利率調高,更是讓市場機制完成的快,千萬不要跟我說不能調啊!很多魯套不是常常掛在嘴上說當年利率多高又多高的
中南部郊區一大堆房子你就偏偏要買北部

買不起叫叫叫

台灣薪水低聰明的人會移民去高薪水國家

但是你以為高薪國家房屋跟便利性有比台灣好嗎?

並沒有,但是聰明的人還是會去

因為便利性跟收入當然收入重要

而買得起房子跟便利性比較當然是買得起比較重要

去住過國外就知道,整個台灣都是便利區塊,

國外出個門開車就是1-3小時才回家

啊就某些腦子不好,一定要住北部

你們台北買不起,又不換工作,也不往南移,又沒富爸爸

中南部中古屋透天200-400萬新透天600-1000萬

別跟我說買不起這樣頭期款搞不出來真的可以去賣鴨蛋了

一堆同學薪水35000-50000都可以買700-800萬房子

北部人我看連頭期款都沒有,難怪整天要打房

補充:住北部一個月存不到1萬塊真的可以來南部養豬捕魚

隨便都可以存2-3萬~~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