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我覺得總統的政見只要有「打房」,很多東西根本不需要多做台灣就會進步....

最近常看到政府推動甚麼旅遊補助、育兒補助、xx補助....等等,但稍微思考一下,只要房市健康,一切不就都完美了嗎?

首先說為什麼房市要健康,因為它是民身必需品,今天如果一份蛋餅從20變成200,老闆還跟你說,你今天不吃明天變205,再不吃後天變210,你也不用找其他家或是其他吃的,因為都一樣,請問你要怎麼過?
當一個產業不健康,就像是房市一樣,你以為A建商這樣跟你說B建商就不會嗎?
有人曾說,十年前一評10w買入,現在市值50w,你願意以10w賣出嗎?
其實這也是房市不健康帶來的後果
我家買10w/評,隔壁新建案開20/w,我當然會認為我賣個15w很合理阿,隔一年,旁邊又出一個新建案30/w,原本買20和15的,是不是又會覺得我賣個20~25很合理?
其實有時候並不是擁有老屋的人賣得比以前貴,而是新建案一直往上抬價,帶動周邊的市場,才導致房市一直往上衝,或許有人會說,那你幹嘛不買老房?
或許貸款也是一個問題吧,老屋貸款層數太低,又要一定的裝修,以現在的經濟,基本上沒多少人拿得出來的。
這樣一直循環就變目前的高房價了! 

回到政策面,少子化,所以我們要補助,陸客不來,所以補助旅遊,說實在是完全治標不治本的!
舉個例子
假設桃園市的中位數收入是年薪50w
房市多少才健康呢?
夫妻加起來=>100w (中位數年薪)
我們以最基本的2個小孩來算,也就是一個家庭4人
基本開銷(自行調整,抓個大概),小孩會因為年齡的不同開銷有所變化,我這邊取個平均值左右
吃早+午+晚餐=4人一天算700,一個月伙食2w1
水電瓦斯,一個月約2000
電話/手機費率,約1000
交通/油資,約4000
娛樂費,約5000
孝親費,男女方各拿5000,加總1w (父母背景很硬,把你養大還能存養老$的去除)
治裝費,1000
家庭雜費,3000
小孩雜費,1w(0-3歲需要保母,3歲以後需要學費,且各項費用都會提升)
保險費,3000(4人一個月)
以上家總是(4人的費用,都可自行調整)
一年基本開銷72w (你不買房,請算租金,我還沒有算到社區管理費.....)

100w-72w=28w (年餘額)

我們再來算算,剩下的錢就是你的(存款+房貸了)
4個人最低配就是3房
稍微算了一下,以利率1.7%來說
600w的房子,頭期款120w(年收50w單身要擠多久才有一半60,自己算,夫妻各出一半所以算60)
剩下480w,480/30=16,480x1.7%=8.16,16+8.16=24.16
28-24.16=3.84w(恭喜你一年的存款不到4w)
那600w又能買甚麼房子呢?
一般大樓為例子,簡單的3房,大約35評(扣公設約24評)
600/35=17.14xxx(還沒算要裝潢家具....)
車位? 我覺得你可能連買車都有難度

有人說,我可以不用拿一萬塊給父母
你的開銷可以多一萬,但建議你存起來,因為未來你兒女也不會給你

大概算完,簡單的說一下
1.不要以為年收50好像不高,打死一堆人了,而且買的房子已經超低配了
2.不要常說以後的薪水不止這樣,這只是x話
3.不用常常給一些有的沒的補助(當然有最好,只是治標不治本),房價下修,自然會有多的錢來去做其他花費

最後怎麼辦?
因為沒錢所以不生小孩
因為沒錢所以吃喝玩樂的花費要縮減
因為沒錢所以沒辦法給父母孝親費

SO,為什麼說給一些補助治標不治本
因為從頭到尾都是房價惹的禍
房價下修=>租金下修=>服務業&公司行號&工廠端的成本下降=>反映產品價格的下修或薪資的提升=>人民更有消費能力更敢生小孩

政府不再需要再為了少子化、人口老化、消費力不夠用一些補助,這些資金可以分散出去給更值得提升台灣輪轉的產業鏈,整個市場更活絡健康

總之,其實打房就是最好的政策,只要肯打房,其他政策其實也比較次要了,因為房市是目前台灣最有問題的一個卡榫....(以上個人見解)
2019-09-17 17:06 發佈
贊同
但 不容易
最簡單的做法 就是課徵非自用住宅 房屋稅、地價稅{實價}課稅
這樣 自住戶沒影響
是最能夠打房 且反對人數最小的(但 往往這些人有錢 聲音反而大)
optic26 wrote:
贊同但 不容易最簡單...(恕刪)
銀行和建商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942招財豬 wrote:
最近常看到政府推動甚...(恕刪)

麻煩你多爬文...
這些你個人角度出發被打臉的文...
已經沉到馬里亞納海溝了....

房價漲...元兇就是政府的印鈔通膨...
它造的孽...用媒體告訴無知的愚民....
都是炒房者的錯....
現在到底要打什麼?
亂打亂弄...經濟風暴會像核分裂一樣炸毀一切..
懶得贅述...你自己去爬文....
mask0704 wrote:
麻煩你多爬文...這...(恕刪)


不是看不看得懂文字,你要看的懂內容...
印鈔通膨難道只有"房價"有?
並不是其他物質沒有,但是房價的炒作最具殺傷力

為什麼茶葉蛋20年前5元,現在10元,通膨??
可以告訴你至少有3塊錢的漲幅是因為租金
為什麼百貨公司和路邊攤的衣服可以差好幾倍??
你以為材質真的成本差這麼多?
可以告訴你大多的差別是因為租金
為什麼店面賣的東西和網路店面賣的東西,就是有約1-2成的價差
還是可以告訴你又是租金
租金帶來的連鎖效應太過龐大,讓你"以為"只是通膨讓房市調整而已,租金為什麼這麼高? 因為房價麻,這不就又推回源頭了嘛.....很多文章,沉不沉淪,討不討論不是重點,重點是要看的懂!
總統候選人的政見只要有「打房」....那他就一定選不上...哈哈!!
Lai King wrote:
銀行和建商會第一個跳...(恕刪)



第一個反對的是藍綠立委
樓主可能不是住在台灣的,

總統的政見, 只要用恐中, 賣台...保證選上.

什麼打房? 經濟問題? 台灣人民日子又過的不苦,

誰在乎這議題? 年輕人不在乎, 樓主在乎個什麼勁?
打房要看時機。

政府已祭出房地合一稅,且目前房市不振,所以當下政府只要別助漲就好了,其他的暫時先由市場機制去調節,此時若刻意打房,搞不好會有其他更難受的副作用(例如經濟衰退)。
樓主把這個當做總統議題,迴響有限。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