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說,有些小型房仲公司的人,找他到桃園投資捷運宅
大大鼓吹未來大桃園地區的願景,於是和他交換了一下意見~
有種感覺,似乎又有類似帥過頭的集團,開始要捲土重來
打算炒桃園的房子~目標是把台北客騙到桃園置產。
而因為台北捷運系統過去20多年的成功,
讓很多捷運周邊的房價漲了一倍不止,
於是讓很多看到桃園捷運周邊的房子,只要台北一半左右價格的台北人,
就興奮到性高潮睡不著覺~恨不得趕快掏(錢)出來下訂...
但我很遺憾地說,
桃園捷運,完全無法複製台北模式,而且除了青埔外其它地方應該都註定會失敗!
為什麼呢?
拋開桃園捷運,很多為了炒地皮規劃的奇怪的路線不談(一堆站體蓋在田中間),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桃園捷運並沒有龐大就業交通需求。
先從台北捷運為何會成功的原因來看,
首先,台北是首都也是台灣唯一比較國際化的城市,
金融工商業總部和商圈密集,因此衍伸出很多"辦公室"性質的工作。
這些工作有集中化特性,很大量的集中在市中心
所以一般人工作是到市中心,為了就業通勤時間和效率,
早就養成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也撐起北捷高達兩百萬人次的日運量。
其實在台北坐捷運,點到點不一定比開車快,但是對時間的掌控度卻遠高於開車
開車通勤,你常常會不知道會在市民大道塞車還是在堤頂大道堵住;
所以北捷最大的好處在於能讓你的通勤時間高度穩定,
因此捷運周邊的房子自然會有對應的價值。
但是桃園的狀況呢?
其實桃園是一座工業城市,工業產值冠全台。
這也表示桃園人的就業,非常高度依賴工業,
而工業區,很遺憾的都在市區外圍,就算在工業區周邊有捷運也沒用,
因為你搭捷運到工業區,到你上班的公司可能還有半小時路程...
(看看已蓋好很多年的高雄南梓日均流量吧~其實正好就是這樣的狀況)
而桃園要進辦公室工作的人,很大量會選擇通勤到台北~
(這點看中壢車站附近最高樓,裡面幾乎都是傳直銷就知道了)
中壢和桃園車站的日均流量都在台鐵前五名,
這證明了非常非常多的桃園人是每天到台北通勤的
那桃園到台北的通勤人口呢?
買捷運宅來賣他們總可以吧?
嗯...前幾天沒事看了一下,
從中壢環北站搭機捷到北車要1~1.5小時...
這...搭火車不就好了嗎...
桃園捷運只是個案例
高雄捷運已經證明失敗了
剩下其它4都的捷運狀況也會很類似
所以關於捷運的實用性...離開台北,別想太多!
阿牟 wrote:
敢問為何閣下認為青...(恕刪)
原因有三:
1.不是看好青埔,而是看好高鐵沿線。
我認為只要是高鐵週邊,遲早會發展起來,只是時間要多久的問題。
2.青埔目前沒任何機能,自住機能其實還是靠台北,
但它在桃園有唯一的優勢是能穩定20分鐘到北車,這是桃園其它地方做不到的。所以桃園軌道動線只看好青埔是因為通勤人口,時間久了還是會有一大部分台北客,或是在地人北上工作的會聚到那。
3.未來青埔會有就業機會,這是關鍵。
有就業,房價只要不要太離譜,時間久了還是會有人進駐。
但...這一切也很難說的準,
說不定青埔未來來有人發現它在桃園的優點,瘋狂炒作
價高了,就會讓本來要買青埔的跑回台北,或是中壢成熟市區~其實市場是動態變動的,這地區發展起來要多久,沒人說的準。
Mars liao wrote:
路網沒完整建起來的捷運,像桃園台中高雄,如果只有一兩條的鐵道運輸注定是悲劇,除了沿線方便,其他地區根本還是得仰賴公車或私人運具。...(恕刪)
這也是我想強調的,離開台北不一定要花那個錢買捷運宅。
因為就我對六都的瞭解,捷運出了雙北效用並不大。
而我認為關鍵在就業型態,並不是在網狀結構。
台中是我認為台北以外,捷運唯一比較有機會起來的(但可能還要20年),因為它真的有那個需求量,辦公室就業也在慢慢成形。
而桃園,目前看很難,雖然它已經規劃和正在蓋了很多條線,但最後會發現上下班時間還是一樣一堆人搭火車到台北,捷運對通勤幫助是零。
高雄,雖然賣菜郎招商感覺很積極,但它捷運路網還是不會起來,一來它和桃園一樣是工業都市,另一方面高雄捷運很多站體,到你要去的目的地還非常遠,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容易解決。
maxkingella wrote:
原因有三:
1.不是看好青埔,而是看好高鐵沿線。
我認為只要是高鐵週邊,遲早會發展起來,只是時間要多久的問題。
2.青埔目前沒任何機能,自住機能其實還是靠台北,
但它在桃園有唯一的優勢是能穩定20分鐘到北車,這是桃園其它地方做不到的。所以桃園軌道動線只看好青埔是因為通勤人口,時間久了還是會有一大部分台北客,或是在地人北上工作的會聚到那。
3.未來青埔會有就業機會,這是關鍵。
有就業,房價只要不要太離譜,時間久了還是會有人進駐。
但...這一切也很難說的準,
說不定青埔未來來有人發現它在桃園的優點,瘋狂炒作
價高了,就會讓本來要買青埔的跑回台北,或是中壢成熟市區~其實市場是動態變動的,這地區發展起來要多久,沒人說的準。
.(恕刪)
林
青
峽
這是有一段時間大家很愛拿出來比較的地方
林口(龜山A7或A8)說真的..講也講了..條件就那麼..一樣20多分鐘到台北..
而青埔..目前是超標準的鬼城..晚上去走走..感覺很憂的
三峽是已經發展到一個程度了..不太會有什麼太特別的新發展了..
就靠那條捷運..也很難讓他在上一層
說真的...這三個地方...為什麼你會特別愛好青埔..
比坐車優惠..沒林口好..因為捷運比較便宜..而且是便宜高鐵很多
比社區的成熟度..也沒三峽好..三峽已經是完整且相對成熟的區域了
而且..又不是人人都進台北工作=-=
講的好像買青埔就一定要進台北才行.......
而且我也想請教..青埔的工作機會在那裡??
青埔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工業或商業區域
那來的就業機會??
而且是青埔佔有地域性的工作機會??
三林淡等等都是住宅導向的規劃,是新市鎮型態,抒解市區的居住壓力,但是青埔不是這種規劃,他叫"高鐵特區",一樣的高鐵特區還有很多個,不過青埔還有機場跟離台北近的優勢。
高鐵特區不是拿來住人的,而是拿來發展商業或產業的,發展要有大片土地,要有交通建設,因為高鐵,因為機場,因為五楊高,讓青埔的來客範圍大了很多,看國泰選擇在那裡蓋八景島水族館就可知道。其它的高鐵特區,譬如烏日,譬如竹北,離發展都還很遠呢。
看青埔不要用住宅的角度去看,而是要用桃園市的角度去看,桃園市需要讓青埔發展起來,一定是要招商引資的,所以就業機會一定會慢慢上來,只不過是不同型態的就業機會,不是工廠製造業,也不是商辦之類,而是消費娛樂購物等等新型態的就業機會。
不過前提是市政府不能太短視,不能把商業區的地一股腦的都賣給建商蓋住宅,這種一次性的收入收得很爽快,但是卻會大大阻礙未來發展,這種例子已經很多了,譬如內湖五期,譬如新莊副都心,都是好好的一盤棋被打爛了。
青埔目前看起來還OK,沒有太短視,住在青埔裡面是沒太多好處,你總不會天天去水族館,天天去outlet吧,展覽館也不需要去參觀吧,國際學校除非你小孩剛好念那間,要不然也沒什麼差,不過青埔對桃園市,對桃園市民未來是有極大好處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