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出現一種違反經濟學邏輯的說法:賣不掉,加價賣!
這邏輯我初聽覺得非常荒唐,但細想也是有點道理,就像飢餓行銷,
賣不掉時,加價掛上網路賣,造成購屋者有種今天不買,明天會更貴的這種恐慌心理,
於是有些房子就真的加價賣掉了。
事實上可能有5%的房子真的是加價賣掉,但是有95%是上演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的戲碼。
有心人會把這少部分5%渲染成常態,在媒體大肆放送,達到拉高出貨目的,那陣子社會大眾的確是活在漲價的錯覺中。
於是乎,在2013~2014年群魔亂舞看漲聲中,房價終於來到初跌段。
為何看漲反而跌呢? 因為漲不是根據國家成長的事實,而是來自於資金行情,
資金行情結束,下跌是必然結果!
如果看漲結果就只有漲,世上就不會存在窮人。
如果開店每個人都賺大錢,世上就不會存在員工。
我想說的是,無論上升或下跌,
任何一個經濟循環的開始或結束,必然伴隨一種徵兆。
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慧根,可以注意到一些隱而不顯的徵兆。
於是乎,在一波經濟循環中,有人谷底翻身,有人卻從天堂掉到地獄。
路上隨處可見的夾娃娃機,是個很重要的徵兆,
夾娃娃機這現象,是初跌段結束,主跌段的開始嗎?
還是主跌段已結束?
賣不掉,加價賣已經發生。
買不到,減價買! 會發生嗎?




喔不!























































































